一、單項選擇題
1. B 【解析】在歐洲奴隸社會中,斯巴達教育特別重視軍事體操教育。
2. C 【解析】我國對教師實行的法定職業許可制度是教師資格制度。
3. A 【解析】“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這句話反映了環境因素對人的發展的影響。
4.D 【解析】盲人的聽覺一般都比較靈敏,這一現象反映了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互補性規律。
5. C 【解析】華生提出“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一個由我支配的特殊環境,讓我在這個環境里養育他們……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們訓練成任何一種人物……”
6.D 【解析】人的主觀能動性是推動個體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7. C 【解析】從課程任務的角度把課程分為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研究型課程。
8. D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于1986年。
9. A 【解析】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主要是通過學習什么來認識客觀世界的間接經驗。
10.A 【解析】 “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體現了啟發式教學原則。
11.C 【解析】 “不陵節而施”體現了循序漸進教學原則。
12.B 【解析】上課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
13.A 【解析】夸美紐斯是最早從理論上對班級授課制進行闡述的教育家。
14.D 【解析】 “知、情、意、行”是思想品德的四個基本要素,其中關鍵要素是行。
15.A 【解析】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16.D 【解析】略
17.C 【解析】品德是個體現象。
18.B 【解析】德育過程與品德形成過程是教育與發展的關系。
19.C 【解析】略
20.D 【解析】班級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實現教學目標,提高學習效率。
二、填空題
1.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科書
2.課程計劃實際的結果
3.實際水平
4.創造性
5.必要補充
6.能力或學習成績
7.科爾伯格
8.激勵和調節
9.活動節律
10.《普通教育學》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