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中,要想教案有東西寫,那就要充分利用—試題內容。下面我給大家講講怎樣破解教案沒有東西寫的困局。
/01/ 對試題內容進行“分層”
試題內容中的所有內容都可以運用到教案中,但前提是先進行“分層”。“分層”的意思是指清楚內容中哪部分可以放至哪環節(導入or新課or鞏固or總結),一般而言,探究與思考欄的內容可作為導入或者探究新課的內容,正文部分用于新課講授,習題或小問答可用于鞏固環節。
注:某一知識點所占篇幅越多,越注重該部分的教學設計。
舉例:
/02/有效利用試題內容中的“小貼士”
節選教材中除了正文部分,有時還會有對正文的補充說明,常在教材一側以小方框的方式呈現,這部分內容可以也需要有效利用,有這樣一些方法:
(1)知識補充類
這一類主要是對正文知識的補充,具體內容包括概念的具體數值、推導中強調的要點、對某量的補充說明。對于這一類,一般來說呈現時教材的敘述語言都比較明確。
解決方案:①可以在試講的過程中直接敘述(最簡單的);
②可以假設試講中有學生提出問題。
舉例:被開方數4a2b2含4,a2,b2這樣的因數或因式,被開方后移到根號外。
(2)問題思考類
這一類問題主要是對正文內容提出新的思考問題,一般指向性較強,都是對有關知識的深入理解,考驗學生是否能夠從根本上理解物理概念或規律。
解決方案:這類問題需要考生有扎實的知識基礎,以及比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所以在試講的過程中,如果發現自己不能夠很好地回答這一問題,建議考生當做課后作業,讓學生在課下進行思考即可,如果可以解答,建議盡量在試講過程中解釋完畢。
3. 套用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