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高中化學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及答案第二批
一、考題回顧
題目:《堿金屬元素的性質及原子結構》
內容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環節一:復習導入
【提出問題】回顧金屬鈉的物理和化學性質有哪些?
【學生回答】物理性質:質軟,銀白色,密度比水小。化學性質:能與氧氣等非金屬單質和水反應,并且與氧氣的反應隨著反應條件的不同,產物也不同。
【教師引導】跟鈉同主族的其他金屬是否有相似的物理性質以及化學性質呢?帶著問題共同學習本課。
環節二:探究新知
【提出問題】自讀課本,回答堿金屬包括哪些金屬元素?找出他們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學生回答】原子最外層電子都為1,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一主族除氫元素外的其他金屬元素。
【提出問題】物質的性質主要取決于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從堿金屬原子的結構可推知其化學性質如何?是否完全相同?
【學生回答】由于元素化學性質與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密切相關,堿金屬元素應該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即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一個電子,形成+1價的陽離子,和鈉一樣,能與氧氣等非金屬元素及水發生化學反應。
【教師引導】實驗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通過實驗來探討同一族元素性質的相似性,以鉀元素為例進行實驗探究。
【教師實驗】分別向兩只培養皿中加水至其體積的1/2,然后分別加入綠豆大小的一塊金屬鉀和金屬鈉,用表面皿蓋在培養皿口上,注意觀察反應的劇烈程度,記錄所發生的現象。待冷卻后,分別向兩只培養皿中加入2~3滴酚酞,觀察實驗現象,并試著寫出其化學方程式。
【學生回答】鉀與水的反應比鈉與水的反應更加劇烈,兩只培養皿里滴入酚酞后都變紅。化學方程式:2Na+2H2O=2NaOH+H2↑,2K+2H2O=2KOH+H2↑
【教師引導】通過反應的產物及化學方程式可知,鉀與水的反應和鈉與水的反應是相似,因此堿金屬應該是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即能跟氧氣等非金屬單質和水反應。
【提出問題】為什么鉀與水的反應比鈉與水的反應更加劇烈,試從原子結構的角度進行解釋。
【合作探究】鉀原子比鈉原子多一個電子層,更容易失去電子,故反應更加劇烈。
【教師引導】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加,堿金屬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逐漸增多,原子半徑逐漸增大,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的引力逐漸減弱,更容易失去電子,化學性質也更加活潑。
【答辯題目】
1.簡要說一下堿土金屬元素在第幾主族,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具有哪些相似性?【專業知識】
2.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什么?你是如何分析得到的?【教學設計】
………………………………………………………………
一、考題回顧
題目:高中化學《元素周期表》
內容: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環節一:故事導入
【講故事】一天清晨,一位年輕人經過一個夜晚的研究后,疲倦地躺在書房的沙發上,他預感十五年來一直縈繞心頭的問題即將迎刃而解,因此,這幾個星期以來他格外地努力。十五年來,從他學生時代開始就一直對“元素”與“元素”之間可能存在的種種關聯感興趣,并且利用一切時間對化學元素進行研究。最近他感覺自己的研究大有進展,應該很快就能把元素間的關聯和規律串在一起了。由于過度疲勞,他在不知不覺中睡著了。睡夢中,他突然清晰地看見元素排列成周期表浮現在他的眼前,他又驚又喜,隨即清醒過來,順手記下夢中的元素周期表。大家知道這個人是誰嗎?
【學生回答】門捷列夫。
【教師引導】元素周期表的發現成了一項劃時代的成就,而因為在夢中得到靈感,所以人們稱為“天才的發現,實現在夢中。”但門捷列夫卻不這么認為,把這個累積十五年的成就歸功于“夢中的偶然”讓他忿忿不平。他說:“在做那個夢以前,我一直盯著目標,不斷努力、不斷研究,夢中的景象只不過是我十五年努力的結果。”除了學習門捷列夫身上堅持不懈,投身科學的精神,今天我們也要認識他的這項偉大的成就——元素周期表。
環節二:新課教學
【學生活動】五分鐘時間翻開元素周期表,認識周期表及其中的元素。
【提出問題】周期表的結構是怎樣的?周期表中一共有多少種元素?
【學生回答】有7橫行,18縱列,總共包含了112種元素。
【教師總結】周期表中收錄的是已經發現的元素,但是還有很多未知的元素等待人們去發現,所以周期表的科學性體現于它是在更新的。而在周期表中的橫行叫做周期。
【提出問題】一共有幾個周期?它們有什么區別?試著寫出前3個周期的每個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并依次分析。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元素周期表有7個周期。每一周期中元素的電子層數相同,從左至右原子序數遞增,周期的序數就是該周期元素具有的電子層數。第一周期最短,只有兩種元素,第二、三周期各有8種元素,稱為短周期;其他周期均為長周期。
【教師提問】周期表中縱行的元素又有什么規律?按照上述同樣的方法進行討論交流。
【學生回答】周期表有18個縱行。除第8、9、10三個縱行叫做第Ⅷ族外,其余每個縱行各為一族。
【教師補充】18縱行總共分為16族,族有主族和副族之分。在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族序數后標A,副族元素的族序數后標B。最外層電子數為8的元素化學性質不活潑,通常很難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把它們的化合價定為0,因此叫做0族。
【教師提問】從周期表中,大家還可以發現哪些信息?
【學生回答】還可以看出每種原子的元素符號,相對原子質量。
【引導觀察】周期表中哪些族有特殊的名稱。
【學生回答】第ⅠA族(除氫):堿金屬元素;第ⅦA族:鹵族元素;0族:稀有氣體元素
環節三:拓展提高
【學生活動】畫出前4周期的圖,并填上原子。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引導學生共同總結本節課的內容。
作業:思考同一周期或者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化學性質有什么規律。
【答辯題目】
1.簡要概述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變化的規律。
2.本節課學習的作用和意義是什么?
…………………………………………………………………………………………
一、考題回顧
題目:《工業制取硝酸》
內容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環節一:復習導入
【提出問題】常見的酸有哪些?
【學生回答】硫酸、硝酸、鹽酸等。
【提出問題】硝酸具有哪些性質?
【學生回答】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液體,具有酸的通性,不穩定性和強氧化性。
【提出問題】硝酸有很廣泛的用途,化學與工業生產息息相關,硝酸這種工業原料如何制取?
【教師總結】本節課一起探究下工業上是如何制取硝酸的,由此引出課題——工業制取硝酸。
環節二:探究新知
【提出問題】哪些物質發生反應可以獲得硝酸,可以選擇哪些物質作為原料來制取硝酸?
【教師引導】學生可以從N元素化合價的角度考慮。
【學生回答】可以利用氮氣,氨氣,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氣體。
【提出問題】硝酸中的N為+5價,其他化合物中N的化合價均低于+5價,N要發生氧化反應,能否一步制得硝酸?
【學生回答】二氧化氮溶于水時會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3NO2+2H2O=2HNO3+NO,但二氧化氮需要其他反應獲得。
【交流討論】通過分析二氧化氮獲得的方式,嘗試歸納總結出硝酸獲取的方法。
【學生回答】在常溫下一氧化氮能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氮氣體,2NO+O2=2NO2。一氧化氮可以通過氮氣與氧氣發生反應獲得,也可以通過氨氣的催化氧化獲得。
【教師講解】氮氣與氧氣反應可以生成一氧化氮,但反應條件需要放電,在工業上是利用氨氣在催化劑(如鉑、銠等)在的情況下與氧氣的反應來制備生產硝酸所需要的一氧化氮。
【答辯題目】
1.二氧化氦的性質有那些?
2.說一說本課重難點設計的依據?
下載233網校APP,可方便及時獲取高中化學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
真題推薦:歷年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
教師資格證面試如何快速通關?233網校還原面試情景現場,助你一舉攻下“結構化面試+試講+答辯”三大內容,實戰通關!試聽課程>>
答疑解惑:添加小編微信個人號【ks233wx3】,或關注微信公眾號【jiaoshi_233】搜索微信公眾號“233網校教師資格證考試”,關注即可一對一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