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報考初中歷史的教師資格面試考生來說,知識的積累與臨場的應變能力都很重要,多做真題能讓你在各個方面都有所提升。學霸君準備了初中歷史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西漢的建立》,希望大家的知識積累能更上一層樓。
此題目為2019下半年初中歷史教師資格證結構化面試真題,來源于考生回憶,僅供交流學習使用,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一、面試考題
1.題目:西漢的建立
2.內容:
劉邦打敗了項羽,統一了全國, 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劉邦就是漢高祖。
由于秦朝的殘暴統治和秦末的戰亂,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的破壞。西漢建立之初,到處是殘破荒涼的景象。人民流離失所,人口銳減,大片的土地荒落。
當時連皇帝的馬車也不齊毛色相同的四匹馬,有些將相出行能乘牛車,人民得不到溫飽。如何恢復和發展社會生產,鞏固新的王朝,成為漢初統治者面臨的首要問題。
3基本要求:
(1)講清楚西漢建立時的社會境況。
(2)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3)板書工整,布局合理。
答辯題目
1.說一說文景之治出現的具體原因有哪些?
2.請你說一說教學過程的設計要點?
二、考題解析
新課教授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朗讀唐朝詩人王珪所作《詠漢高祖》中的詩句“漢祖起豐沛,乘運以躍鱗。手奮三尺劍,西滅無道秦。”提問學生:詩中的漢祖是誰呢?
學生回答:建立西漢的漢高祖劉邦。
教師追問:西漢是如何建立的?建立之初面臨著怎樣的社會境況?引發學生思考,進而導入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背景
教師播放紀錄片《楚漢之爭》的片段,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知識,思考:楚漢之爭的結果如何?
學生觀看后回答:劉邦打敗了項羽,統一了全國。
教師接著提問:在楚漢之爭中為何劉邦會取得最終的勝利?
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并結合課下收集的資料回答,之后教師總結:楚漢之爭后劉邦、項羽相互角逐,在這場比拼中,項羽具有強烈的舊貴族意識,不善于用人,不能重建統一王朝。而劉邦知人善任,因勢利導,終于戰勝了項羽。
教師補充: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劉邦就是漢高祖。
(二)社會境況
教師出示材料,引導學生:劉邦好不容易坐上了皇帝,心里興奮之情言溢于表,可是沒過多久,高祖卻眉頭緊皺起來。西漢之初遇到究竟遇到了怎樣的困境呢?
材料 而漢則建立時,“民失作業,而大餓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
——《漢書·食貨志》
學生結合史料及教材,回答問題:1.西漢建立之初,人民失去農作之業,從而發生大饑荒;2.全國只有五千石糧食,人們互相殘殺啃食,死的人超過了一半;3.人民流離失所,人口銳減,大片的土地荒落;4.當時連皇帝的馬車也配不齊毛色相同的四匹馬,有些將相出行能乘牛車,人民得不到溫飽。
教師緊接著提問: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社會境況?
學生結合教材,回答:由于秦朝的殘暴統治及秦末農民起義和楚漢之爭,造成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的破壞。
教師用語言引導學生想象:如果你生活中當時的社會,你會面臨什么?
學生結合之前的回答暢所欲言:作為農民我會面臨饑餓,食不果腹,因為戰爭家里勞動力少、農具稀缺,沒辦法更好地耕作;作為商人面臨社會動亂,沒辦法更好地交易;作為教師,沒辦法安心授課。
教師總結:長期的戰亂使得漢初生產、生活遭到嚴重破壞,社會動蕩不安。
(三)啟示
教師請同學們以歷史小組為單位,5分鐘時間思考:如果你是西漢初年的朝廷大臣,你認為此時西漢的首要任務是什么?給我們今天有什么啟示呢?
學生交流后,回答:漢朝首要任務是要恢復和發展社會生產,鞏固新的王朝,才能化解危機。給我們的啟示是戰爭不利于人民的生產生活,只有在穩定的社會環境下,人民才可以生活得更加幸福。我們要堅決抵制一切破壞社會安定的因素,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
環節三:小結作業
1.小結: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2.作業:學習本課后,你對漢朝恢復和發展社會生產有什么建議呢?請同學們課下搜集資料,下節課和同學們一起分享自己的觀點。
板書設計
略
相關推薦:
答疑解惑:添加小編微信個人號【ks233wx3】,進入微信學習群,或關注微信公眾號【jiaoshi_233】搜索微信公眾號“233網校教師資格證考試”,關注即可一對一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