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師資格面試怎么考?考生們不妨多看看真題,了解考試套路。為了幫助考生的學習,學霸君準備了初中生物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心臟的結構》。
此題目為2019下半年初中生物教師資格證結構化面試真題,來源于考生回憶,僅供交流學習使用,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一、考題回顧
題目:《尿的形成》
內容:

尿的形成和排出
腎臟(kidney)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圖4-44)。每個腎臟包括大約100萬個結構和功能單位,叫做腎單位。每個腎單位由腎小球、腎小囊和腎小管等部分組成。腎小球的血管球,由入球小動脈分出的許多毛細血管相互纏繞而成,這些毛細血管匯集成出球小動脈。腎小囊套在腎小球的外面,下接腎小管。腎小管細長而曲折,周圍纏繞著大里的毛細血管。腎小囊和腎小管組成的結構,就像個“小漏斗”。


3要求
(1)教學過程中有互動環節;
(2)有適當的板書設計;
(3)要有過程性評價。
二、考題解析
教授過程
(一)導入新課
提出問題:病人看病,醫生有時會要求病人做尿常規化驗,同學們知道這項檢査能反映人體什么系統的健康狀況呢?(泌尿系統),追問:泌尿系統中腎臟是最重要的器官!尿液在腎臟中是怎么形成的呢?導入新課:尿的形成。
(二)新課教學
1.腎的微觀結構——腎單位的組成
提出問題:腎臟中的什么結構起重要作用?請自學感知,探索交流。
(腎單位是腎的結構和功能基本單位。)
觀察PPT上的腎單位結構圖,小組討論思考如下問題:
①腎單位由哪幾個部分組成?有什么特點?
②標出腎單位各部分名稱。
學生觀察、討論,教師巡視點撥,在黑板前板畫并標注出各部位結構的名稱。
2.尿的形成
模擬活動:篩糧食
教師出示一包帶雜質的糧食,(有花生米、大豆、綠豆、黑米,也有石子、沙粒。)啟發學生:你怎么有效去除雜質呢?(篩子),請兩名同學到講臺參與活動,動手將雜質的糧食篩干凈。
引導:篩出去的雜質能否直接丟掉呢?(不能,因為雜質中還有一些小粒的糧食。)
教師由此繼續引導:應該把漏掉的小粒的糧食從雜質中重新撿回來。那么我們回顧下,剛才“篩糧食”的情境中,都包含了哪些過程?(篩出去和撿回來。)
課件展示尿的形成動畫。
引導:“篩出去”的過程發生在腎小球,即將血液中的某些成分篩出去;“撿回來”的過程發生在腎小管,即把篩出去的某些小分子物質重新撿回來。
(三)總結升華,知識拓展
1.課件展示:血液透析示意圖。
師強調:人工腎是模擬腎臟濾過作用的原理,依靠體外循環裝置凈化血液,又稱“血液透析”。
2.學以致用:為什么這位病人要做血液透析?
(四)小結作業
師生共同畫概念圖總結本節知識點。
作業:課后大家查閱資料關于血液流經腎小球時哪些物質被過濾出去了?原尿流經腎小管又有哪些物質被重吸收回來了呢?
板書設計
略
相關推薦:
答疑解惑:添加小編微信個人號【ks233wx3】,進入微信學習群,或關注微信公眾號【jiaoshi_233】搜索微信公眾號“233網校教師資格證考試”,關注即可一對一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