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師資格面試中,學多了、練多了,才能理解出題者的意圖,摸清出題者的套路。為了幫助考生的學習,學霸君準備了高中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囚綠記。
此題目為2019上半年高中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來源于考生回憶,僅供交流學習使用,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新課教授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剛剛欣賞了北國的秋色,在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之后,大家一定意猶未盡,對于北方的風光,還戀戀不舍,尤其對于北京這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還有很多期待。今天我們就再來學習一篇同樣是描繪北平景色的文章──《囚綠記》,體會一下作者深沉的“愛綠”之情。【板書題目】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學生朗讀。
2.理清思路,思考問題,作者在這一部分寫了什么內容?
明確:囚綠。【板書:囚綠】
(三)深入研讀
1.作者為什么對“綠”如此摯愛,又為何要“囚綠”?
明確:作者在文中不吝筆墨地贊美了“綠”。比如:綠色是多么寶貴啊!它是生命。看到這里我就聯想到歐亨利的一篇小說《最后的常春藤葉》。不幸患上肺病的瓊珊,心情低落。她說,等到那最后一片常春藤落葉的時候自己將死去。畫家老貝爾曼為挽救她年輕的生命,在一個暴風雨之夜將象征著希望的“最后的葉子”畫在了墻上,而他自己卻因著涼死于肺病。老貝爾曼為了愛而死,為了生命而死,可算死得其所,而那最后一抹綠留給生者的是生活的希望,是戰勝困難的勇氣。【板書:勇氣】
2.文章中采用了象征手法,找出來分享給大家,并思考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明確:聯系當時中國的現實情況,我們對“綠”的認識應該更進一步,它的不屈,它的頑強正象征著作者和廣大人民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在預習課文的時候我們知道,作者正是因不屈于日本憲兵的迫害而遭酷刑逝世。作者對“綠”的歌頌正是對中國人民在敵人的鐵蹄下不屈不撓精神的頌贊。一篇文章文質優美固然重要,但好的文章貴在立意,它一定是充滿著時代氣息,并結合了作者鮮明的寫作個性,能夠撩撥起人們的閱讀興趣的,它往往給人們帶來精神上的洗禮。象征是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形象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藝術手法。【板書:象征——不屈精神】
3.作者“囚綠”后,“綠”有哪些變化,作者的情感又有怎樣的變化?
明確:“囚綠”后,作者發現“綠”有點病損,有一些后悔和內疚,但仍不放走它。在這里,作者對“綠”既怨怒又愛憐,既欲開釋又難舍的兩難心態表現得很到位。【板書:綠病——兩難】
(四)拓展延伸
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上莊子的寓言故事:魯國的郊外飛來一只很大的海鳥,魯國國君很喜歡,就畢恭畢敬把這只海鳥迎進了太廟,演奏《九韶》這樣莊嚴的音樂取悅它,準備了美酒給它喝,宰羊牛給它吃,每天用這樣的禮節儀式供奉,結果呢?這只海鳥目光迷離,神色憂郁,郁郁寡歡,三天就死了。看完之后你有何感悟?
明確:面對人生百態,面對種種沖突,有多少時候我們站在了他人的立場考慮事情呢?很多的紛爭往往就是因為站在自我的立場,用自己狹隘的眼光去判斷評價,造成了諸多的格格不入。
(五)小結作業
小結:作者以他的生命唱出一曲綠色的歌,以不屈的意志去迎戰敵人的刺刀。他通過對那一抹綠的歌唱,表達了對中國人民堅貞不屈精神的贊揚,同時引發了我們對現實的思考,無論怎樣的境遇,我們都要克服生活的困難,像作者一樣,用自己的生命照亮民族的心靈。
作業:對于作者因為“愛綠”而“囚綠”的做法你贊同嗎?為什么?字數要求600字以上。
【板書設計】

相關推薦:
答疑解惑:添加小編微信個人號【ks233wx3】,進入微信學習群,或關注微信公眾號【jiaoshi_233】搜索微信公眾號“233網校教師資格證考試”,關注即可一對一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