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專業素質:講
學科專業素質——講
中小學新課程改革—— 中小學新課程概述
一、課程及其本質
1、課程概述:傳統的課程概念。新課程概念。
2、課程的本質
(1)課程是知識。(2)課程是經驗。(3)課程是活動。(4)課程是育人指南。
影響學校課程的主要因素
環境因素:社會與文化 經濟與技術水平
對象因素:青少年的特點,發展的規律
內部因素:教育方針,教育體制特點,教育觀
二、新課程改革的背景
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一:時代的變遷
四十年來幾個對教育有重大影響的背景問題
1、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的必然需求
1995年《哥本哈根社會發展宣言》指出:“全球化,是增多的人口流動、改進的通訊設施、極大提高了的貿易和資本流動以及技術發展的結果。它向全世界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的持續增長和發展開辟了新的機會。全球化還使各國能分享經驗及從彼此的成就和困難中相互學習,并促進著理想、文化價值和愿望的相互豐富。與此同時,日益加劇的貧窮、失業和社會解體卻伴隨著迅速變革和調整的進程。對人類幸福的各種威脅也已成全球化現象。進而言之,世界經濟的全球性轉變正深刻地改變著所有國家的社會發展之特征。所面臨的挑戰是如何駕馭這些進程和威脅,以便增強它們帶給人民的利益而減少其消極影響。”
2、知識經濟和信息化的影響和沖擊
“知識經濟”:“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這種經濟直接依賴于知識和信息的生產、擴散和應用”。
“信息爆炸”:“信息爆炸”指的是由于科技發展而帶來的知識信息迅猛增長的現象。
由于知識更新速度加快,要跟上知識發展的步伐,必須終身學習。教育要培養學生具備終身學習的本領,讓學生懂得:
(1)如何通過多種不同渠道找到并獲取信息,(2)如何理解信息的含義,(3)將新信息與頭腦中原有的認知網絡結合起來,(4)判斷信息的價值,(5)將有價值的新信息應用到實踐中去。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促使我們對公民的基本素養重新進行思考,什么是未來社會合格的公民?1健康的體魄和心理2健全的人格與道德修養3對傳統的、民族的、世界的文化有大體的了解4某一領域的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5終身學習和自我反思的欲望和能力6團隊精神和合作、溝通的能力7開放的思維和豐富的想象8人生規劃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3、課程自身存在的問題是基礎教育改革的關
現行的課程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教育觀念明顯滯后,人才培養的目標同時代發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適應;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不強;課程內容存在著“難、繁、偏、舊”等狀況;課程結構單一,學科體系相對封閉,難以反映現代科技、社會發展的新內容,脫離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實際;學生死記硬背,題海訓練的狀況仍普遍存在;學科課程在內容和結構上,重視學科經典內容的學習,忽視學生學習習慣和人生態度的培養,忽視學生的實踐和經驗。
4、科學技術的新變革是推動中小學新課程改革的根本動因
課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都經歷了不同的改革歷程,特別是到了20世紀,世界范圍的課程改革已成為一種潮流,改革范圍和力度越來越增強,究其原因,其中為普遍和根本的原因應在于科學技術的新發展、新變革。
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二:世界各國的應對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世界各國紛紛開始反思本國的教育政策和課程,開始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世界各國課程改革的共同特點是:
(1)調整培養目標(2)改變人才的培養模式 (3)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改變 (4)進一步關注學生的學習經驗(5)反映社會和科技的新發展(6)改革評價方式
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三:中國的現狀:1中國民眾對教育要求的提高2素質教育方針的提出
3基礎教育的滯后
三、新課程改革的目標
1、指導思想和基本任務
新課程改革要以鄧小平同志關于“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2、新課程改革的總目標
新課程應體現時代要求,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和革命傳統;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質以及環境意識;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3、新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提出的的中小學新課程改革的6項具體目標為:
(1)改變課程過于重視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2)改變課程結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制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并設置綜合課程,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要求,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分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4)改變課程事實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5)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和選拔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6)改變課程管理過于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四、新課程結構
1、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
2、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
3、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并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
4、農村中學課程要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在達到國家課程基本要求的同時,可根據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因地制宜地設置符合當地需要的課程。
5、課程設置必須“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五、新課程標準
1、新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質量要求。是規定某一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
2、新課程標準的框架
國家課程標準的表述包括以下內容:
(1)前言:說明本門課程改革的背景、課程性質和價值、課程改革與設計的基本理念和思路。
(2)課程目標:根據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結合本門課程的特點,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具體闡述本門課程的總體目標與學段目標。
(3)內容標準:根據課程目標,制定選擇具體內容的標準,并用規范、清晰、可理解的方式闡明掌握內容的程度。
(4)實施建議:為了便于課程標準的理解與貫徹執行,需要在課程標準中提供實施建議,主要包括教學建議、評價建議、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建議和教材編寫建議等。必要的時候還要提供典型性的案例供教師參考。
(5)附錄:對課程標準中出現的一些重要術語進行解釋與說明,便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與實施課程標準。
六、新課程改革的幾個基本理念
1、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貫穿本輪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包含著三層含義:(1) 以人(學生)的發展為本;(2)倡導全人教育,即關注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3)追求學生個性化發展,與傳統的課程與教學相比,新課程更加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
2、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圍繞著這一核心理念,本次課程改革在理念上有著很大的區別。這里,試從課程觀、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過程、學習方式、教師角色等方面來闡述課程改革的幾個重要理念。
(1) 反思“課程是學科”的傳統觀念,確立“課程是經驗”的新型課程觀。
(2)走出知識傳授的目標取向,關注學生作為“整體的人”的發展。“整體的人”包括兩層涵義:人的完整性與生活的完整性。
(3)破除書本知識的桎梏,構筑具有生活意義的課程內容。生活世界與科學世界是各有其特殊規定的兩個不同的世界。
(4)突破知識授受的教學傳統,營造師生共同成長的教學氛圍。教學應關注人。關注人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
5)擺脫被知識奴役的處境,恢復學生在知識生成中的合法身份。學習方式轉變因此被看成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和核心任務。21世紀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必須恢復個人在知識建構中的合法身份 。
(6)改變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身份,確立“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課程開發者和研究者”的新型教師角色。
思考與討論
綜述世紀之交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情況,探討這些改革的背景和目標。素質教育的含義是什么?是否有必要?是不是成功?以你所了解的一種與教育有關的現象,如教育不公平、不考試的科目就不開課、全國共用一套統編教材,等等,分析其與學校課程的關系,探討課程改革是否能夠將其中一些負面的弊端加以革除。
?γ??????? | ??? | ???/???? | ??????? | ???? |
---|---|---|---|---|
?????????????????+?????????????? | ????? | ??1000 / ??550 | ![]() |
???? |
С???????????????+????????????????? | ??? | ??1000 / ??550 | ![]() |
???? |
????????????????????+??????????????????????桿 | ????? | ??1000 / ??550 | ![]() |
???? |
2017????????????????????С?????? | ????? | ??300 / ??200 | ![]() |
???? |
2017???????????????????С?????? | ??? | ??300 / ??200 | ![]() |
???? |
2017???????????????????? | ???? | ??300 / ??200 | ![]() |
???? |
2017?????????С?????????? | ????? | ??300 / ??200 | ![]() |
???? |
2017??????????????????????????桿 | ???? | ??200 / ??200 | ![]() |
???? |
2017????????????????????桿 | ????z | ??200 / ??200 | ![]() |
???? |
2017??С?????????????????????? | ????? | ??200 / ??200 | ![]() |
???? |
2017??С????????????????桿 | ??? | ??200 / ??200 | ![]() |
???? |
- ????????????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