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閱讀材料,完成第16-18題。
曹劌論戰
《左傳》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日:“肉食者謀之,又何問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日:“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日:“小惠未稿,民弗從也。”公日:“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左傳》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日:“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課文導語
公元前684年,齊國向魯國發動了一場以強凌弱的戰爭,在魯國生死存亡之際,曹劌挺身而出,憑著其深遠的見識、從容的風度,為弱小的魯國贏得了這場戰爭。長勺之戰也因此成為歷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單元導語
本單元所選的詩文是先秦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它們集中反映了這一時期人們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
學習時,要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品的藝術魅力。聯系學過的文言詩文,對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進行梳理和區分。
課后練習
本文僅用二百余字就寫出長勺之戰的全過程,想一想:作者是怎樣安排詳略的?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相關規定
誦讀古代詩詞,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
學生情況
九年級,班級人數50人。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條件
教室配有多媒體設備,能夠演示PPT,播放視頻、音頻文件,能夠投影實物。
問題:
請認真閱讀全文,并且完成課后練習中的題目。(20分)
17、根據以上材料,確定本篇課文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點、難點。(20分)
18、請為這篇課文設計五組練習題,然后給出相應的解答。(25分)專題推薦:2014年各學科教學能力試題 深入考點
真題推薦:2014上半年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真題 233網校真題解析班,全面分析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