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生活中與化學相關的事例俯拾皆是,如何使素材成為課堂教學的“興奮劑”,促進學生積極學習愿望的生成,并能實現課程標準中強調的“為學生創設體現化學、技術、社會、環境相互關系的學習情境使學生了解化學對人類的貢獻,深刻體驗化學的價值”這一目標,是教師在選取素材和使用素材中需要仔細思考的問題。
下面是某位教師設計的“松花蛋中的化學”的情境教學的過程:
環節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創設情境】
1.展示課前調查:學生對松花蛋的了解和喜愛原因分析。
2.播放“毒皮蛋”相關新聞。
3.課題展示:松花蛋中的化學。
環節二:提出問題,合作交流
1.“毒皮蛋”中的有毒成分是什么?該物質具有怎樣的性質?
2.如何判斷皮蛋是否有毒?
3.假如誤食毒皮蛋,有沒有自救措施?4.如何制作健康皮蛋?
5.泥松花蛋和無泥松花蛋的制作原理分別是什么?有什么不同?
環節三:質疑釋疑,深度探索
1. 學生交流后質疑。
2.學生相互釋疑。
3.教師指導點撥。
環節四:提煉總結,有效評價
1.知識點梳理與總結。
2.研究方法總結與分析。
3.學生學習狀態和效果評價。
環節五:深刻反思,提出問題
1.回顧松花蛋的發展史,引導學生猜想設計優化的制作松花蛋方案。
2.結合社會現實,對“毒皮蛋”進行社會分析。
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請簡要分析如此設計環節一的作用。
(2)如果你是該教師,你將如何實現環節二的設計?
(3)上述教學設計采用的是情境教學法。請簡要介紹情境教學法。
五、教學設計題(本大題1小題,35分)
25.閱讀下列材料,完成教學設計。
材料l:《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課程內容:“認識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學反應的本質。”
材料2:義務教育教科書《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的目錄(略)
材料3:教材《化學》(九年級上冊)“物質的變化和性質”一課的內容(略)。根據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試確定本節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2)試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3)中學化學實驗的主要類型有哪些?比較各種分類方法的特點。
(4)在整個實驗過程中以及實驗后學生的比較歸納,都離不開教師語言上的指導和引導,請你談一談教學語言的基本特點和要求。
(5)板書是在講授過程中按步驟、分階段地把教學信息呈現在黑板上。板書的內容主要包括什么?請為本節課的第一課時設計一板書。
真題推薦:2014上半年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真題 233網校真題解析班,全面分析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