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起學習職業理念中的學生觀。在我國的教育理念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育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學生觀,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由此可見學生觀是教育工作的指導方針之一,在教學活動中尤為重要。這一理論要求各位準教師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把學生放在第一位,避免出現偏差行為。一起看看233小編整理的學生觀考點解析吧!
歷年考情:
歷年真題題型、題量分布
2019年上 | 2018年下 | 2018年上 | |
單項選擇題 | 1題 | — | 1題 |
材料分析題 | — | — | — |
常考選擇題,近年來未以材料分析題形式出題,接下來的考試很可能以材料分析題的形式考查,需要深入理解理論內涵,用以解讀材料。
知識點解讀:
(二)“以人為本”的學生觀
1、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主體
(1)學生在教育活動中處于主體地位。
(2)學生具有個體獨立性,不以教師的意志為轉移。
(3)學生在教育活動中具有主體的需求與權責。
考點提示:此要點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出題時會以反面案例的形式呈現,比如老師把自己的意識強加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強調教師權威等。
2、學生是發展的人
(1)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規律性: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個體身心發展的階段性、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均衡性、個體身心發展的互補性、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
(2)學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
(3)學生是處于發展過程中的人。
(4)學生的發展是全面的發展。
考點提示:分清各個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性的差別,將材料內容與規律性對應;題目中可能出現的反面案例如老師放棄成績不好的學生、 學校忽視德育和美育等。
3、學生是具有個性與差異的人
(1)人的全面發展是以承認學生差異和個性發展為基礎的。
(2)學生的個性與差異要求切實貫徹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考點提示:此點強調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切忌“一刀切”的教育行為。
鏈接真題:
(2019上半年真題)1、陳老師說不是每個學生都能考上大學,學習上暫時落后并不代表永遠落后,我絕不放棄任何學生,下列說法不恰當的是()
A、陳老師重視學生發展的階段性
B、陳老師重視學生發展的不平衡性
C、陳老師重視學生發展的差異性
D、陳老師重視學生發展的順序性
參考答案:D
解析:題干中“不是每個”體現學生發展的差異性,“暫時落后并不代表永遠落后”體現階段性和不平衡性,所以D項中的順序性在題干中沒有體現。
(2018上半年真題)3、數學課上,林老師讓全班學生都用老師喜歡的一種方式解題。林老師的做法()
A、忽視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B、尊重了學生發展的全面性
C、忽視了學生發展的整體性
D、尊重了學生學習的獨立性
參考答案:A
解析:林老師要求用老師喜歡的方式解題,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學生,這是忽視學生自主性的行為,故選A。
復習這一考點首先要牢記三大要點,然后仔細理解各要點的含義,并從不同角度解讀。歷年真題的題干以材料為主,根據材料內容分析出現的教學行為。這就要求能夠結合具體情境分析理論,在學習的過程中聽老師講解,理論結合實際突破考點。點擊了解233網校精講班課程,內含豐富全面的知識體系、考試重難點、考試技巧等復習秘籍,精品課程助力通關!
編輯推薦:素質教育觀怎么考?2019年小學《綜合素質》知識點解讀一
熱點推薦:新人注冊送精華資料>>
復習必看:教師資格證考試備考難,233網校課程助你快速突破考試重難點,直擊90%核心考點,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