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中的教育觀學習要求理解國家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在學校教育中開展素質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國家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評判教育現象。高頻考點學習>>
素質教育概述
(一)教育觀的內涵
教育觀是人們對教育所持有的看法,它既受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制約,又受人們對教育要素不同觀點的影響。
具體地說就是人們對教育者、教育對象、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屬性和相互關系的認識,還有人們對教育與其他事物相互關系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對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
(二)“素質”一詞的內涵
所謂素質,就是指個體的先天稟賦以及在此基礎上,通過環境和教育影響所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相對穩定的身心發展水平以及人類文化在個體心理上的內化和積淀。基礎素質大致可以包括如下方面:
第一,自然素質,分為身體和生理的素質。
第二,心理素質。包括直接承擔人的認識過程的智力因素和影響人的認識過程及構成人的其他心理活動的智力因素。
第三,社會文化素質。包括思想觀念、道德行為規范、科學文化知識、勞動生活技能以及審美的知識和情趣等等。
(三)素質教育觀
素質教育是與應試教育相對應的一種教育觀,是把教育活動的目的指向“素質”——人的全面素質的教育觀。
素質教育觀認為,教育活動應當指向 人的整體的、全面的素質發展,使人的整體品質、全面素質得到提升。即先天的生理素質、后天環境和教育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心理素質及社會文化素質的全面發展。
(四)素質教育的定義和特點
1. 素質教育的定義
著眼于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
2. 素質教育的特點
(1)素質教育的全體性
廣義:指素質教育必須面向全體人民,任何一名社會成員,均必須通過正規或非正規的途徑接受一定時限、一定程度的基礎教育。
狹義:素質教育的“全體性”,是指為全體適齡兒童開放接受正規基礎教育的大門。
(2)素質教育的全面性
指素質教育既要實現功能性的目標,又要體現形成性的要求,通過實現全面發展教育,促進學生個體的最優發展。
素質教育的目標,就是國家教育方針中所規定的“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
(3)素質教育的基礎性
所謂基礎性是相對于專業(職業)性、定向性而言的。
素質教育是為人的生存與發展增強潛力的教育,是為提高全民族素質、未來勞動者素質和各級各類人才素質奠定基礎的教育,而不是進行某一專業或職業的特殊訓練。
(4)素質教育的發展性
素質教育的發展性,是指要著眼于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知識與能力,真正把學生的重心轉移到啟迪心智、孕育潛力、增強后勁上來。
這里強調的培養能力、促進發展是在正確處理知識和能力之間的關系這一前提下而言的。
(5)素質教育的主體性
素質教育是一種以受教育者為主體的教育。素質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受教育者積極、主動的精神,挖掘和調動每個受教育者的內在潛能,實現受教育者的個性的全面發展。
(6)素質教育的開放性
素質教育的開放性,一方面要求拓寬原有的教育教學空間,真正建立起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相結合的教育網絡;另一方面要求拓寬原有的教育教學途徑,建立學科課程、活動課程和潛在課程相結合的課程體系。
(7)素質教育的未來性
所謂“未來性”,是指立足于未來社會的需要,而不是眼前的升學目標或就業需要。
(8)素質教育的合作性
素質教育是合作性教育,而不是競爭性教育。素質教育是一種民主型的教育,是以受教育者為主體、以師生合作為基礎、以教師為主導的現代教育。
熱點推薦:2019年教師資格證報名時間
熱點推薦:教師資格《綜合素質》材料分題必考考點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