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題
1.依據現代認知心理學的觀點,知識是個體通過與環境相互作用后獲得的信息及其組織.
2.根據反映活動的深度,知識可分為感性知識和理性知識。
3.理性知識是對活動的本質特征與內在聯系的反映,其形式包括感念和命題。
4.著名的信息加工心理學家安德森于1976年把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兩類。
5.一般而言,程序性知識需要借助于某種作業形式間接推測。
6.依據知識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復雜程度,知識學習可分為符號學習、概念學習和命題學習.
7.依據新知識與原有認知結構的關系,知識學習可分為上位學習、下位學習和并列結合學習。
8.根據加涅的觀點,程序性知識包括心智技能、認知策略兩個亞類。
9.知識學習過程一般包括知識的理解、知識保持和知識的應用三個階段。
10.知識的理解主要是通過直觀、概括兩個環節來實現的。
11.直觀教學的形式主要有實物直觀、模象直觀、言語直觀。
12.依據學生對知識概括的抽象程度,知識概括可分為感性概括、理性概括。
13.現代認知心理學把人的記憶體系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三個子系統。
14.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揭示的遺忘規律為:遺忘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
15.短時記憶是瞬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的中間階段,一般包括直接記憶、工作記憶兩種成分。
16.包含概念或規則的本質特征和內在聯系的例證稱為正例或肯定例證。
17.用不同形式的直觀材料或事例說明事物的本質屬性,即變換同類事物的非本質特征,以便突出本質特征的教學形式稱為變式。
18.在信息編碼過程中,利用儲存在長時記憶系統中的知識經驗對進入到短時記憶系統中的信息加以組織,使之成為人所熟悉的有意義的較大單位的過程,稱為組塊。
19.根據干擾理論,產生遺忘的干擾主要有前攝抑制、后攝抑制。
20.依據反映活動的形式,知識可以分為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
21.比較的形式主要有同類比較、異類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