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練習題
一、選擇題
1.決定個體的外顯行為和內隱行為并使其與他人的行為有穩定區別的綜合心理特征稱之為( )。
A.人格
B.性格
C.氣質
D.傾向性
2.社會自我基本成熟的時期在( )。
A.嬰兒期
B.幼兒期
C.童年期
D.少年期
3.心理自我開始形成和發展的時期為( )。
A.幼兒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初期
4.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統一起來的核心力量是( )。
A.自我意識
B.自我認知
C.性格特征
D.能力
5.學生借以獲得信息、做出計劃和解決問題的心理過程稱之為( )。
A.思考過程
B.意志過程
C.決策方式來源:
D.認知過程
6.依據心理活動的傾向性,一般把人的性格分為( )。
A.獨立型和順從型
B.外傾型和內傾型
C.中動型和沉思型
D.輻合型和發散型
7.對客觀事物作判斷時,常常利用內部的參照,自己對事物做出判斷的認知方式屬于 ( )。
A.沖動型
B.沉思型
C.場獨立型
D.場依存型
8.造成個體認知過程方面的差異主要原因是其不同的( )。
A.認知方式和認知途徑
B.認知方式和認知能力
C.思維方式和智力水平
D.智力水平和認知水平
9.個體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表現為搜集或綜合信息與知識,運用邏輯規律,縮小解答范圍,直至找到唯一正確的解答的認知方式稱為( )。
A.場獨立型
B.場依存型
C.輻合型
D.發散型
10.個體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思維沿著許多不同的方向擴展,使觀念發散到各個有關方面,最終產生多種可能的答案的認知方式稱為( )。
A.場獨立型
B.場依存型
C.輻合型
D.發散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