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題
l.劃分心理階段的依據是個體在一定時期內所具有的共同的、本質的、典型的心理特點和主導活動。
2.個體的自我意識從發展的角度經歷了從生理自我到社會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過程。
3.學生借以獲得信息、做出計劃和解決問題的心理過程稱之為認知過程。
4.個體的智力水平是其先天稟賦和后天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5.個體在知覺、記憶、思維和解決問題等認知活動中加工、組織信息時所顯示出來的獨特而穩定的風格稱為認知方式。
6.個體智力發展的個體差異主要表現在智力的類型差異、水平差異、表現早晚的差異。
7.性格的個別差異主要表現在性格特征差異和性格類型差異兩個方面。
8.智力的群體差異主要包括智力的性別差異、年齡差異、種族差異等。
9.區別沖動與沉思認知方式的標準是反應時間與精確性。
10.性格是指個體在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對現實的穩固的態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習慣化行為方式。
11.依據一個人獨立或順從的程度,可把人的性格分為獨立型和順從型。
12.個體在整個生命進程中對客觀現實反映活動的擴大、改善和提高的過程稱之為心理發展。
13.根據皮亞杰的理論,感知運動階段兒童認知發展主要體現在感覺和動作的分化方面。
14.人格是指個體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綜臺,包括個性傾向性和個性心理特征兩個有機組成部分。
15.自我意識是指個體對自己的認識和態度。一般認為,自我意識是由自我認知、自我體驗、自我調控等成分有機地組成的。
16.學習困難學生指感官和智力正常而學習結果遠未達到教學目標的學生。
17.智力發展上的差異包括個體差異和群體差異。
18.依據心理活動的傾向性,一般把人的性格分為外傾型與內傾型。
19.廣義的特殊兒童是指一切偏離常態的兒童,既包括智力超常兒童,也包括各種身心障礙的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