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題
1. 元認知是關于個人對自己認知過程的知識和調節這些知識的能力。
2.元認知是于1976年由弗拉維爾提出來的,它由三個成組成,即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控。
3.一般認為,學習策略可分為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資源管理策略三個方面。
4.學習的認知策略有復述策略、精細加工策略、組織策略。
5.學習策略的構成因素主要包括元認知、學習的調節與控制和學習方法。
6.常用的組織策略有列提綱、利用圖形、利用表格。
7.交互式教學模式主要是用來幫助學習成績差的學生閱讀領會。
8.交互式教學旨在教會學生四種策略:總結、提問、析疑和預測。
三、簡答題
1.簡述學習策略的特征。
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識地制定的有關學習過程的方案。學習策略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完成學習目標而積極主動地使用的。它會隨著學習者對學習目標期望和學習內容的難易程度的改變而靈活地選擇。
(2)學習策略是有關學習過程的。學習策略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為提高學習的效率而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3)學習策略是有效學習所需的。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講,無論是知識的掌握、技能的形成,還是要學會學習,都必須運用一定的學習策略。
(4)學習策略是學習者制定的學習計劃,由規則和技能構成。
2.簡述元認知知識的主要內容。
元認知知識是個體關于自己或他人的認識活動、過程、結果以及與之有關的知識,是人們獲得與認知活動有關的那部分知識。它大致可分為人、作業和策略三方面的知識:①關于人的知識:主要是指學生可能獲得的有關將人類視為認知加工者時,具有什么特征的信息和知識;②關于作業的知識:是指對作業性質和不同作業需要不同的認知水平這兩個方面的知識;③關于策略的知識:是指學生認識到的進行認知活動存在的策略、各種策略的優缺點、應用條件以及不同認知任務使用什么策略最有效等方面的知識。
3.簡述常用的組織策略。
組織策略是整合所學新知識之問、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新的知識結構。當然,組織策略和精細加工策略是密不可分的,如做筆記和寫提要等實際上是兩者的結合。常用的組織策略包括:列提綱;利用圖形,主要包括系統結構圖、流程圖、模式或模型圖、網絡關系圖;利用表格,主要包括一覽表、雙向表等。
4.簡述學習策略訓練的原則。
人們在學習、閱讀時常常使用各種不同的策略,學習策略的價值依賴于其具體情況和使用。在進行學習的訓練時,不管教什么策略、怎么教這些策略,可以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則。
(1)主體性原則。是指任何學習策略的使用都依賴于學生主動性和能動性的充分發 揮。
(2)內化性原則。是指訓練學生不斷實踐各種學習策略,逐步將其內化成自己的學習能力,并能在新的情境中加以靈活應用。
(3)特定性原則。是指學習策略一定要適于學習目標和學生的類型。
(4)生成性原則。是指學生要利用學習策略對學習材料進行重新加工,生成某種新的東西。
(5)有效的監控。是指學生應當知道何時、如何應用學習策略并能反思和描述自己對學習策略的運用過程。
(6)個人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師給學生一些機會,使他們感覺到策略的效力以及自己使用策略的能力。
5.簡述常用的精細加工策略。
精細加工策略是一種將新學材料與頭腦中已有知識聯系起來從而增加新信息的意義的《深層加工策略。它是一種理解性的記憶策略,和復述策略結合使用,可以顯著提高記憶效果。常用的精細加工策略有:①記憶術,包括位置記憶法、縮簡和編歌訣法、諧音聯想譬法、關鍵詞法、視覺聯想法、語義聯想;②做筆記;③提問;④生成性學習;⑤利用背景知識;⑥聯系實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