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性心理特征的發展
個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氣質和性格。
(一)幼兒能力的發展
1.什么是能力
(2)認識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認識能力就是學習、研究、理解、概括和分析的能力。操作能力就是操縱、制作和運動的能力,如平常所說的動手能力、體育運動能力等。社交能力就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如組織管理能力、言語感染能力等。
2.幼兒能力的發展
(1)幼兒智力的發展
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幼兒期是智力發展最快的時期。很多人認為,兒童從出生到5歲是智力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
(2)幼兒特殊能力的表現
在幼兒期,有些特殊才能已經開始有所表現,如音樂、繪畫、體育、數學、語言等。
(二)幼兒氣質的發展
1.什么是氣質
氣質是指一個人所特有的較穩定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征,主要表現在心理活動的速度(反應的快慢)、強度(反應的大小)及靈活性(轉換的速度)方面。
根據心理活動的速度、強度及靈活性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將人的氣質劃分為四種類型: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及抑郁質。
2.幼兒氣質的發展
幼兒氣質具有穩定性的特點。但是,隨著環境的改變,幼兒的氣質可能有所變化。例如,幼兒氣質發展中存在的“掩蔽現象”。所謂“掩蔽現象”就是指一個人氣質類型沒有改變,但是形成了一種新的行為模式,表現出一種不同于原來類型的氣質外貌。
(三)幼兒性格的發展
1.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指表現在人對現實的態度和慣常的行為方式中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性格的特點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對現實穩定的態度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待周圍的人與事,態度是各式各樣的。例如,有的人待人熱情,善于關心別人;有的人冷漠;有的人私心很重,只顧自己;有的人勤勞;有的人懶惰。這種一個人經常表現出的對人、對己、對事的態度方面的差異,是人性格的一個主要方面。
(2)慣常的行為方式
慣常的行為方式區別于一時的、偶然的。例如,某人勇敢、堅強,只是在一個偶然的場合表現出膽怯的行為,不能據此就說他有怯懦的性格特征。穩定的態度和慣常的行為方式是統一的。
2.幼兒性格的發展
幼兒性格的發展相對于小學和中學的學生更具有明顯的受情境制約的特點,家庭教育、幼兒園教育對孩子的性格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同時,幼兒的性格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行為容易得到改造。幼兒性格的年齡特征也越來越明顯,主要表現在活潑好動、喜歡交往、好奇好問、模仿性強和好沖動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