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C【解析】略。
3.A【解析】基礎教育是國民素質教育的奠基工程,具有鮮明的基礎性、相對穩定性,也具有一定的時代性。素質教育鮮明地體現了基礎教育的本質屬性和基本特征。故選A項。
4.D【解析】提升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關鍵在于實踐。
5.B【解析】詳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條規定。
6.B【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五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應當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煙、酗酒。任何經營場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
7.D【解析】根據我國《教育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按照章程自主管理。
8.A【解析】詳見《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三十條規定。
9.C【解析】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因此,要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和全面發展的原則。
10.D【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學校應當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學之中。
11.D【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二條規定,本法適用于各級各類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中專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
12.A【解析】隱私權是指公民生活中不愿為他人公開或知悉的個人秘密的不可侵犯的人身權利。學校和教師侵犯學生隱私的表現形式有:故意隱匿、毀棄或者非法開拆學生信件,披露、宣揚學生自身及家庭成員的資料,提供學生成績的方式不適當等。
13.A【解析】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14.A【解析】愛崗敬業屬于教師的職業道德,B、C、D項都屬于教師教育專業素養。
15.D【解析】把學生看成是獨特的人,包含幾個基本含義:(1)學生是完整的人;(2)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3)學生與成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16.B【解析】“同行是冤家”說明的是教師與同事之間的關系,“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說明的是師生之間的關系。這些錯誤的觀念都與相互幫助、通力合作的師師關系、師生關系相違背。
17.D【解析】①選自杜牧的《清明》,是清明節,公歷的4月4日或5日或6日。②選自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③選自王安石的《元日》,是春節,農歷正月初一。④選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故D項正確。
18.A【解析】略。
19.D【解析】法國現實主義畫家米勒的作品有《牧羊女》《拾穗者》《晚鐘》等。
20.D【解析】由題干推知,一個人要想快樂就必須和周圍的人保持親密的關系。但是,世界上偉大的畫家往往是在孤獨中度過了他們的大部分時光,并且沒有親密的人際關系,但“獲得偉大成就的藝術家不可能不快樂”。所以這種心理學理論的上述結論是不成立的。
試題推薦:小學教師資格試題全真演練 10套《小學綜合素質》預測押密卷及答案
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
學習交流平臺:手機APP | 微信:jiaoshi_233 | QQ群 加入我們,分享學習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