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很多考點都需要理解記憶,試題對幫助理解考點非常有效,可以通過試題練習來強化理解記憶考點,這里為您提供教師資格《小學綜合素質》模擬試卷,幫您提高實戰經驗!
掃描下面二維碼,下載233網校APP,免費做更多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用28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每到學期末,三年級二班的班主任劉老師,就會用學生的體育課時間來講授學生在語數外等科目中的疑難問題。劉老師的做法()。
A.正確,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期末成績
B.正確,有利于老師組織學生有效復習
C.錯誤,不利于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D.錯誤,不利于體育特長生的發展
2.語文課上,老師要求學生用“活潑”一詞造句,學生甲站起來說:“李華同學在體育課上的表現很活潑?!崩蠋燑c評道:“很好?!睂W生乙站起來說:“河里的水很活潑。”老師沉吟了一會,點評說:“說水活潑不合適,這個句子不貼切。”學生乙狐疑地坐下了。針對該老師的做法,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限制了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B.沒有敏銳地捕捉教育細節
C.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D.開拓了學生的視野
3.張老師是一名優秀的語文老師,由于英語能力出色,經常參加有關英語學術的交流活動,但學校領導認為她不務正業,給予她嚴重警告。該校的做法()。
A.不正確,學校侵犯了教師的學術研究權
B.不正確,學校無權干涉教師的人身自由
C.正確,學校有權對教師提出工作要求
D.正確,學校應該規范教師的行為
4.鄭老師的學生學習完《蝸?!窌r,就在課堂上提出了很多問題:蝸牛吃什么?蝸牛怎樣過冬?蝸牛的觸角有什么用?蝸牛的天敵是誰?鄭老師并沒有直接告訴學生,而是建議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一個題目展開研究。關于鄭老師的做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看到了學生有自我教育的可能性
B.看到了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
C.看到了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D.看到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5.教師李某在課堂上使用方言授課,這種教學行為()。
A.沒什么關系,只要教學效果好即可
B.不合法,應該規范用語,采用普通話教學
C.很正確,充分考慮了當地學生的溝通問題
D.不正確,應規范用語。宣揚我國主流文化
6.陸某曾受刑事處罰入獄五年,但出獄后改過自新,想要報考教師資格證的考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改過自新,可以申請
B.依據法律終身不能獲得教師資格證
C.若原來擁有教師資格證,重新申請資格證的補辦即可
D.需三年后重新參加正規考試重新取得
7.外來務工的劉某夫婦在當地產下一男孩,今年已滿七歲,但遲遲不能上學,當地教育局給出的理由是沒有當地戶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當地政府做法正確,雖然無奈但也是依法辦事
B.當地政府做法正確,劉某夫婦應當回戶籍所在地為孩子申請入學
C.當地政府做法錯誤,侵犯了孩子的受教育權利
D.當地人民政府無權過問異地戶籍適齡兒童的受教育權
8.學校小商店的店主丟失了商品,懷疑是剛剛買東西的小北偷走的,對其進行了搜身,店主的這種行為()。
A.正確,維護了自身的財產權
B.侵犯了小北的人格尊嚴權
C.侵犯了小北的人身自由權
D.錯誤,侵犯了小北的生命健康權
9.敏敏隱瞞自己患有哮喘的病史,體育課上舊病復發,摔倒磕傷,緊急送往醫院。對于敏敏的傷害,()應承擔責任。
A.學校
B.敏敏的監護人
C.體育教師
D.班主任
10.盧梭說過:“導師應該記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上可以知道的東西全部教給學生,而在使得學生愛好知識,尊重知識;在使學生采用正當的方法去求知,去改進他自己?!边@表明教育工作者應當()。
A.教學從“教育者為中心”轉向“學習者為中心”
B.教學從“教會學生知識”轉向“教會學生學習”
C.教學從“重結論輕過程”轉向“重結論的同時更重過程”
D.教學從“關注學科”轉向“關注人”
11.10歲的小小是家里的老大,但爸爸有著嚴重的重男輕女思想,只允許家里的弟弟們上學,要求其在家務農。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小小有權向監護人提出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B.爸爸的思想保守但不至于觸犯法律
C.針對爸爸的行為,其他人有權向有關部門檢舉或控告
D.爸爸作為監護人,必須依法使小小入學完成義務教育
12.以下不屬于教師的義務的是()。
A.履行教育教學職責
B.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C.提高業務水平
D.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13.從做教師的第一天起,趙老師就為自己定下了“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的工作準則。她認真學習優秀教師的成功教學經驗,不斷提升教學水平,課堂教學效果優秀,這表明了趙老師能夠做到()。
A.誨人不倦
B.關愛學生
C.勤懇敬業
D.治學嚴謹
14.小學教師任某安排成績比較落后的兩名同學考試時間打掃學校禮堂。教師任某的做法()。
A.合法,教師正確履行了提高業務水平的義務
B.不合法,侵犯了學生的受教育權
C.不合法,侵犯了學生的人格尊嚴權
D.合法,教師有權安排學生的學習
15.“家有半斗糧,不當孩子王”這句話經常掛在王老師的嘴上,她現在的狀態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這樣的心態表明()。
A.王老師能夠不斷進行自我反思,有助于其挑戰自我
B.王老師在工作上朝朝日日認真負責,因為“當一天和尚就撞好一天的鐘”
C.王老師沒能做到自我悅納,職業認同感差
D.王老師沒能做到嚴謹治學,教學水平差
16.小紅是一名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其數學成績不佳。經過努力,她的數學成績突飛猛進,考了很高的分數。數學老師認為她的成績是抄襲所得,并在課堂上公開講:“你的成績不屬實。”這位老師的行為()。
A.違背了尊重學生的要求
B.違背了依法執教的要求
C.有益于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
D.有益于客觀公正的評價學生
17.據調查,教師對學生拳打腳踢的情況現在已經較少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心罰”。比如:對于成績不好的罰做題目、罰抄單詞一百遍;對于不遵守勞動的學生罰站、罰值日等。教師這樣的行為()。
A.是正確的,教育中適當的懲罰是必不可少的
B.是正確的,老師沒有侵犯的學生的身體健康
C.是不正確的,老師沒能做到依法執教
D.是不正確的,老師沒能做到團結合作
18.被稱為“近代自然科學之父”的是()。
A.牛頓
B.愛因斯坦
C.達爾文
D.伽利略
19.下列關于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說法,正確的是()。
A.畢昇發明了造紙術
B.《神農本草經》是我國現存最早醫書
C.《天工開物》被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D.三國時期,祖沖之精確計算出圓周率在3.1415926至3.1415927之間
20.“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是對()的評價。
A.《水滸傳》
B.《竇娥冤》
C.《紅樓夢》
D.《西游記》
21.下列選項中,掌握載人航天技術國家的先后順序是()。
A.蘇聯、中國、美國
B.美國、蘇聯、中國
C.蘇聯、美國、中國
D.中國、蘇聯、美國
22.中國是瓷器的故鄉,被世界稱為“東方瓷園”。江西省()是中國的“瓷都”。
A.烏鎮
B.石灣鎮
C.宏村
D.景德鎮
23.下列選項中,被譽為“山西的紫禁城”的著名民居是()。
A.徐家大院
B.王家大院
C.喬家大院
D.渠家大院
24.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的歷史事件是()。
A.諾曼底登陸
B.德軍突襲波蘭
C.偷襲珍珠港
D.斯大林格勒戰役
25.京劇伴奏樂器的“三大件”包括京胡、京二胡和()。
A.板胡
B.柳琴
C.揚琴
D.月琴
26.Excel中,若選定多個不連續的行所用的鍵是()。
A.Shift
B.Ctrl
C.Alt
D.Shift+Ctrl
27.陳、張、王、李、宋五個學生參加中考,他們成績之間的關系是:王沒有張高,宋沒有李高,陳高于張,而李不如王高,則成績最高的是()。
A.陳
B.張
C.王
D.李
28.Word中,選定一行文本的技巧方法是()。
A.將鼠標箭頭置于目標處。單擊
B.將鼠標箭頭置于此行的選定欄并出現選定光標單擊
C.用鼠標在此行的選定欄雙擊
D.用鼠標三擊此行
29.甲、乙、丙三人大學畢業后,一個當上了公務員,一個當上了空姐,另一人當上了司機。他們各自作了如下陳述:
甲:甲當上了公務員,乙當上了空姐;
乙:甲當上了空姐,丙當上了公務員;
丙:甲當上了司機,乙當上了公務員。
結果證實,甲、乙、丙的陳述都只對了一半。由此可見()。
A.甲當上了空姐
B.乙當上了公務員
C.丙當上了空姐
D.甲當上了司機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題14分,共42分)
30.材料:
三年級一班有個同學身體有一些殘疾,走路有一些跛,班里有些同學常學她走路的樣子,開她的玩笑,還給她起外號。作為班主任,張老師覺得應當批評那些不尊重殘疾同學的行為。但轉念一想,這樣一來會傷害殘疾學生的自尊心。張老師一直在尋找一個恰當的方法。
通過和其他老師交流,張老師決定通過主題班會等多種形式,給學生介紹一些殘疾人的成功事跡,讓學生明白,不管什么樣的生命特點,都有可能為社會作貢獻,引起學生討論、理解、尊重生命的特點。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同學們對這位殘疾同學更加尊重,而這位同學也能夠更好地融入班集體。
問題:
請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評析張老師的教育行為。(14分)
張老師的做法符合教師職業道德的要求,我們應該向他學習。
(1)張老師的行為符合教書育人的職業道德。教書育人要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材料中,張老師對學生不尊重殘疾同學的問題,積極開展教育,采用班會等多種形式,引發同學們對殘疾同學的理解和尊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張老師的行為符合關愛學生的職業道德。關愛學生要關心愛護學生的人格和尊嚴。材料中,張老師通過開展廣泛的教育活動,讓殘疾同學更好地受到大家的愛與尊重,促進了學生的良好發展。
作為教師,要遵守教師職業道德,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關注學生道德品質和心理發展。
31.材料:
某學校五年級學生宋明性格活潑好動,經常與同學打鬧,有時還和同學爭吵打架。一次.宋明又和同學打架,班主任老師在全班面前嚴厲地批評了宋明,并說:“宋明你就這樣做吧,早晚有一天你和你爸爸一樣也進監獄?!币院笸瑢W們都知道了宋明父親在監獄服刑的情況,經常羞辱宋明,宋明母親知道情況后,找學校領導反映情況。之后雖然宋明的同學很少再羞辱宋明,但宋明還是感到心理壓力巨大,宋明母親不得不將宋明轉到其他學校學習。
問題:運用學生觀的知識,評價班主任老師的行為。(14分)
該老師的做法不正確,他沒有樹立“以人為本”的學生觀。
(1)“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強調學生是權責主體,是獨立意義的人。材料中,老師對學生的錯誤缺乏耐心,還泄露了學生的隱私,導致其他同學經常羞辱宋明,給學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該老師的行為侵犯了學生的隱私權和人格尊嚴權。
(2)“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強調學生是發展的人。材料中,該班主任一味否定學生行為,甚至用父親服刑來刺激訓斥學生,不但嚴重侵害了學生的人格尊嚴,使學生產生巨大心理壓力,更會阻礙學生未來的發展。
所以,作為一名教師,要充分實踐“以人為本”的學生觀,把學生看成是獨立意義的人,是發展中的人,要給予學生尊重和幫助,促進學生發展。
32.材料:
憶啟功
1.在啟功先生誕辰100周年的日子里。社會各界的人們在不同的場合以不同的方式來緬懷和紀念他,這一現象足以反映出啟功先生學術思想、藝術精神和人格魅力的影響深遠!
2.啟功先生生前擔任了中國書協的最高職務,他潛心研究傳統書法藝術,形成了俊朗、清秀、端雅的“啟體”風格。他的書法作品為各個社會階層的人們傳閱和珍藏。不僅如此,啟功還將學術觸角輻射到古典文獻、文字、文物鑒定、紅學、詩詞、書畫等,幾乎涵蓋了傳統文化研究創作的所有領域。
3.啟功先生于1912年生于北京,早年在父輩的幾位門生仗義相助下,在匯文學校讀書,但終因經濟困難,中學未畢業便輟學了。后來有幸師從陳垣先生,恩師對他幾十年的精心教育,使啟功先生異常感動,終身難忘。在《上大學》一文中他曾寫道:“恩師陳垣這個‘恩’字,不是普通的恩惠之‘恩’,而是再造我思想、知識的‘恩’誼之恩!”而在自己的執教生涯中,啟功又將此“恩”傳給了學生、后輩。
4.學校準備設立一個基金會來獎勵優秀學生,耄耋之年的啟功為此嘔心瀝血伏案三年,完成了上百幅書畫作品,在香港義賣得了163萬元人民幣。但他堅持以“勵耘”命名,因為先師陳垣生前曾吟詩云:“老夫也是農家子,書屋于今號勵耘?!彼源思o念恩師。
5.啟功先生平素為人謙和,卻從不隨波逐流、隨聲附和。比如,他對有人假冒他的書法表現得很超然;然而當他發現有人冒用他的名字進行古書畫鑒定,并在贗品上以他的名義題字落款時,先生卻非常氣憤。登報發表聲明:從今以后,啟功不再為任何個人鑒定字畫真偽,不再為任何個人收藏的古字畫題簽。聲明發表后,啟功先生的許多朋友都不相信他能做到,因為他們知道啟功先生為人隨和,好說話??墒窍壬娴氖钦f到做到了,留下文物鑒定界的一則佳話。
6.早在1978年,六十六歲的他風頭正健之時,就自撰其《墓志銘》:“中學生,副教授。博不精,專不透。名雖揚,實不夠。高不成,低不就。癱趨左,派曾右。面微圓,皮欠厚。妻已亡,并無后。喪猶新,痛照舊。六十六,非不壽,八寶山,漸相湊。計平生,謚日陋。身與名,一齊臭?!比缃?,我們以虔敬之心緬懷啟功先生,他用93載的人生路寫下了一個大寫的“人”字,讓我們仰之彌高,永記心中。
(自2012年7月《中國教育報》,有刪改)
問題:
(1)本文最后一段引入了啟功先生自撰的《墓志銘》,有什么作用?請簡要概括。(4分)
(2)為什么說啟功先生“用93載的人生路寫下了一個大寫的‘人’字”?結合全文談談你對此的理解和看法。(10分)
(1)概括了啟功的主要生平,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幽默詼諧地將她謙虛的為人、對坎坷的豁達,對名利、生死的淡泊表現了出來;也收束了全文,表達了作者對他的緬懷和贊佩。
(2)說啟功先生“用93載的人生路寫下了一個大寫的‘人’字”是因為在為學上,他建樹頗豐,貢獻卓越。對人,他對師長至敬,對學生關愛至切。無私奉獻,獎掖后學。對事方面,堅持原則,剛正不阿,不虧操守。對自己,堅強樂觀、淡泊名利、淡對生死。
三、寫作題(本大題共1小題,50分)
33.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3年的小學生。
要求:
用規范的現代漢語寫作。自定立意,自擬題目,自選文體,不少于800字。
小編推薦:
考試在即,備考時間不夠怎么辦?考前救命大法拯救你!試聽>>
答疑解惑:添加小編微信個人號【ks233wx3】,或關注微信公眾號【jiaoshi_233】搜索微信公眾號“233教師資格證考試”,關注即可一對一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