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師資格《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全真試卷及解析(4)
一、單項選擇題
1.“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從做中學”是( )的重要主張。
A.實踐教育學派
B.實證教育學派
C.傳統教育學派
D.實用主義教育學派
2.遺傳素質是人身心發展的( )
A.主導因素
B.決定因素
C.物質前提
D.內部動力
3.素質教育的時代特征是( )。
A.面向全體學生
B.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C.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D.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4.個體身心發展有兩個高速發展期:新生兒與青春期,這是身心發展( )規律的反映。
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階段性
D.個別差異性
5.“教師中心論”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夸美紐斯
C.華生
D.赫爾巴特
6.教學的基本任務是( )
A.使學生系統地掌握科學基礎知識
B.促進學生智力與能力的發展
C.培養學生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D.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7.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人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這一原則是( )。
A.導向原則
B.疏導原則
C.因材施教原則
D.教育的一貫性原則
8.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包括( )。
A.人本主義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素質教育理論
B.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多元智能理論、建構主義理論
C.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合作教育學理論、建構主義理論
D.人本主義理論、合作教育學理論、素質教育理論
9.班主任既通過對集體的管理去間接影響個人,又通過對個人的直接管理去影響集體,從而把對集體和個人的管理結合起來的管理方式是( )。
A.常規管理
B.民主管理
C.平行管理
D.目標管理
10.下面情況發生了學習的是( )。
A.小李從亮處走進暗室.視力顯著提高
B.小名喝酒后脾氣變得暴躁
C小張服用興奮劑后百米賽跑奪冠
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餅干
11.學習活動中最穩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動力是( )。
A.學習動機
B.認知內驅力
C.自我提高內驅力
D.附屬內駔力
12.從規則到例子的學習實質上是一種( )。
A.上位學習
B.下位學習
C.并列結合學習
D.發現學習
13.能鑒別學業水平高低、能力強弱的測驗表明其( )很高。
A.難度
B.信度
C.效度
D.區分度
14小明既想參加演講比賽鍛煉自己。又怕自己講不好被人譏笑,他面臨的心理沖突是( )。
A.雙趨沖突
B.雙避沖突
C.趨避沖突
D.雙重趨避沖突
15.“學會如何學習”實質上是指( )。
A.培養對學習的濃厚興趣
B.會在適當的條件下應用適當的認知策略
C.掌握系統的科學概念與原理
D.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語信息
16.我國當前全面發展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體育、( )。
A.美育
B.勞動教育
C.愛國主義教育
D.美育、勞動教育 17問題解決的“試誤說”是由( )提出的。
A.苛勒
B.杜威
C.桑代克
D.班杜拉 。
18.根據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是( )。
A.中等教育
B.幼兒教育
C.高等教育
D.義務教育
19.課堂導人方式多種多樣。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已知的知識素材為出發點,教師通過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講解,談話或提問,以引起回憶,自然導人新課,鼓動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A.直觀導入
B.經驗導入
C.事例導入
D.懸念導人
20.下列選項屬于條件反射的是( )。
A.眨眼反射
B.吸吮反射
C.膝跳反射
D.信號反射
相關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