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簡答題
1.聯系實際談談赫爾巴特教學理論與杜威的教學理論的差異。
【答案要點】
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是傳統教育學的代表,標志著規范教育學的形成。他第一個提出要使教育學成為科學,必須把倫理學和心理學作為教育學的理論基礎,即把教學理論建立在心理學的基礎上,把道德教育建立在倫理學的基礎上。赫爾巴特最著名的是其“四段教學法”,即教學可以按照明了、聯合、系統和方法四步進行。后來他的學生將其發展成“五段教學法”:明了、聯合、系統、方法和應用。赫爾巴特強調系統知識的傳授,強調課堂教學的作用,強調教材的重要性,強調教師的中心地位,形成了傳統教育“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的特點。
杜威是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曾著有《民主主義與教育》一書。杜威將教育的本質概括為“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的改造”。教育目的就是使學生能夠不斷地生長下去。他在教學上倡導“做中學”,形成了以兒童中心、活動課程、做中學為特點的教學思想。
赫爾巴特與杜威思想的區別集中體現在三個不同中心上:赫爾巴特強調教師中心、課堂中心和書本中心,而杜威強調兒童中心、活動中心和活動作業中心。
這兩種教學理論各有利弊,都不能走向極端。在我國當前的教育改革中,應力求整合這兩種教學理論,吸收各自的優點,摒棄二者的不足,使教育向理性化的方向發展。
2.簡述教育的三要素及其之間的關系。
【答案要點】
學校教育包括三個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響。
教育者是從事學校教育活動的人,包括學校教師、教育管理人員等。教師是學校教育者的主體,是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
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他既要接受教育者的改造和塑造,同時也要自我改造和塑造。
教育影響即教育活動中教育者作用于學習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內容,也包括了信息選擇、傳遞和反饋的形式,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它是實現教育目的的工具、媒介和方法。它可以分為教育內容、教育手段、教育媒體和教育環境等多種成分。教育工作的全部要旨就在于充分和有效地利用這種影響來直接促進學習者的最大發展,并間接滿足整個社會的最大發展需要。
3.制定教育目的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要點】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發點,教育目的的實現是教育活動的歸宿,貫穿教育活動的全過程,對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導意義,發揮著導向作用、激勵作用、評價作用。
(一)導向作用。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確立、教育內容的取舍、教育方法和手段的選擇、教育效果的評價,都是以教育目的為依據和前提的。教育目的無論對教育者還是受教育者,都有目標導向作用。
(二)激勵作用。教育目的一旦確定,就能激勵人們為實現共同目標而努力。
(三)評價作用。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評價教育實施效果的根本依據和標準。評估學校的辦學方向、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檢查教育教學工作的質量,評價教師的教學目標,評價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工作效果,檢查學生的學習質量和發展程度等工作,都必須以教育目的為根本標準和依據。
4.簡述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目標與理念。
【答案要點】
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目標
(1)總體目標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2)具體目標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了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六項具體目標:
①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
②調整和優化課程結構。
③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系,體現課程內容的現代化。
④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建構的學習。
⑤建立發展性的評價考試制度,形成正確的評價觀念。
⑥實行三級課程管理,促進課程的民主化與適應性。
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1)以生為本,關注學生發展
“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從關注學科的課程價值取向轉變為關注人的課程價值取向,這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生為本、著眼發展的課程價值取向意味著教學要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
(2)回歸生活,實現“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的和諧統一
學校課程重返生活世界,找回失落的主體意識,確立一種新的課程生態觀,是當代課程發展的一個重要理念,同樣也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
(3)自主學習,提升持續學習與持續發展的品質
自主學習是一種學習理念和學習方式,也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基本理念。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倡以弘揚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為宗旨的自主學習。
(4)民主開放,走向國際理解
民主開放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強調的又一基本理念。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凸顯課程的民主化,使國家、地方和學校共同分享課程管理和決策的權力,同時突破和超越了過去狹隘封閉的課程觀,確立了開放的大課程觀。另外,新課程改革還強調樹立國際理解教育的新理念。
如新課程改革所關注的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交流與合作能力的培養等目標內容,也是國際理解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方面。
5.試簡述教育科學研究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答案要點】
教育科研應遵循客觀性原則、系統性原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教育性原則,還要遵循倫理性原則、發展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和有效性原則等一般原則。
(1)客觀性原則是指研究者對待客觀事物要采取實事求是的態度:既不能歪曲事實,也不能主觀臆測;不能先有結論,再找資料加以印證。這要求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從選題到得出結論的整個研究過程,都要采取實事求是的態度,貫徹求真務實的精神。
(2)系統性原則是指研究者不僅要將研究對象放在有組織的系統中進行考察,而且要運用系統的方法,從系統的不同層次、不同側面分析研究對象與各系統、各要素的關系。這要求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要用聯系的觀點分析各種教育現象,找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而揭示教育現象的本質和發展規律。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要求研究者密切結合我國教育實踐中的問題,為了實踐開展研究,通過實踐檢驗真理,基于實踐發展理論。這要求教育研究工作者立足于教育實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教育實踐服務。
(4)教育性原則。要求研究者從研究的目標、內容到方法,都必須符合我國教育方針和教育目的的研究,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具有教育意義,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教育科學工作者必須把為了學生發展作為科學研究的前提和依據。
熱點推薦: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章節難易分析 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試題在線模考
小編推薦>>2016年告別盲目備考,233網校教研團隊精心打造高通過率套餐班,全程內部鎖分,保障一次過關!2016年教師資格高效鎖分套餐班如下:
統考VIP班(¥480/套) |
中學統考學科VIP班(¥680/套) |
包含:(初中語文+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 | |
包含:兩科(精講班+習題班+真題解析班)
適合:河北、山東、河南等24個統考區 特色:1、為統考教師資格專業打造 2、針對性的講解必考點及重難點 3、歷年真題講解及技巧點撥 4、高含金量內部提分資料 5、90%知識點全面精講+配套習題 協議:簽約通關,不過免費重學 現在報名滿300減50 |
包含:(初中英語+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 |
包含:(初中地理+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 | |
包含:(初中生物+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 | |
包含:(高中化學+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 | |
包含:(初中音樂+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 | |
學習交流平臺:微信jiaoshi_233| QQ群 加入我們,分享學習樂趣!另外,還可掃一掃以下二維碼,下載233網校手機APP,考試報考一手全掌握,迅速了解考試,還能隨時隨地免費做海量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