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C。解析:家長是教師了解幼兒的一個重要渠道。
2.【答案】D。解析:表演游戲是兒童按照故事、童話的內容,分配角色,安排情節,通過動作、表情、語言、姿勢等來進行的游戲。
3.【答案】A。解析:幼兒期對顏色的辨別往往和掌握顏色的名稱結合起來。
4.【答案】B。解析:我國幼兒教師資格認證未對性別作出要求。
5.【答案】C。解析:想象是對頭腦中已有的表象進行改造,建立新形象的過程。
6.【答案】A。解析:放任型、民主型和專制型是三種典型的親子關系類型。
7.【答案】C。解析:這種想象表達了小孩的愿望。
8.【答案】A。解析:直觀行動思維總是與感知動作有關。
9.【答案】A。解析:環境是兒童語音形成的現實條件。
10.【答案】A。解析:兒童的直立行走是在無意動作基礎上產生的,但是行走有有意動作的成分:兒童身體動作發展的趨勢是抬頭、翻身、坐、爬、行走。
11.【答案】D。解析:幼兒情緒的不穩定性是這一現象的原因。
12.【答案】C。解析:幼兒園實行保育和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
13.【答案】C。解析:教師在幼兒交流時要把握幼兒心理狀態。
14.【答案】D。解析:因幼兒本身的特點,教師在上課時對幼兒的坐姿要求為坐穩且端正即可,其它選項對幼兒的要求不太合適。
15.【答案】B。解析:教育者根據教學任務編制的、有規則的游戲包括智力游戲、音樂游戲、體育游戲。
16.【答案】D。解析:現在的孩子比過去聰明,這說明了可變性。
17.【答案】D。解析:對多次重復出現的刺激的反應強度減弱的現象叫習慣化。
18.【答案】B。解析:“童言無忌”符合兒童年齡的特征。
19.【答案】B。解析:家庭與幼兒園是天然的伙伴關系。
20.【答案】D。解析:聯系手冊是記錄幼兒在家庭和幼兒園活動情況的中介方式。
二、簡答題
1.【答案要點】(1)幼兒園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
(2)幼兒園為家長工作、學習提供便利條件。
2.【答案要點】
(1)經常性原則;
(2)地方性原則;
(3)簡便性原則;
(4)互利性原則;
(5)教育性原則;
(6)幼兒園、社區和家庭教育一體化的原則。
3.【答案要點】實物操作活動是幼兒擺弄和操作實際物體如玩具、工具、日常用品等,與物體相互作用的活動。實物操作活動對幼兒發展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幼兒在實物操作活動中發展自我意識。
當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改變物體的形狀時,他親眼看到自己的智慧,體驗到自己的能力,意識到自己的作用,享受到作為一個行動主體操作物體的歡樂。這一切極有利于幼兒發展對自身的認識。發展其主體能動性。
(2)幼兒在實物操作活動中發展思維能力。
幼兒尚處在行動思維階段,他們的思維與操作實物的動作分不開。為了進行思維,幼兒需要面前有容易操作的物體,實物操作活動正好能滿足他們的這個需要。在與物體反復不斷的相互作用中,幼兒形成和發展起自己的認知結構。在實物操作活動中,語言幫助幼兒把動作操作轉化到頭腦中進行。常常看到小班幼兒邊說邊做,進行“有聲思維”,到了大班后默默地有順序地做,頭腦中進行“無聲思維”,思維就在活動中發展起來了。
(3)實物操作活動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源泉。
實物操作活動能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而思維能力總是和思維的內容不可分割的。也就是說,實物操作活動在發展幼兒認知結構的同時,也成為其獲取知識的源泉。幼兒缺乏經驗,很難僅憑抽象思考來認識事物,也很難僅聽成人的言語講解來理解事物間的規律和聯系。所以。實物操作活動對幼兒獲得物理知識(如物體的硬度、溫度的高低等可以用感覺器官摸到、聞到、看到、聽到的各種關于物體的知識)和數理邏輯知識(數學知識、邏輯知識等)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4.【答案要點】我國幼兒園教育的目標是“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這一目標是確定幼兒園教育任務、評估幼兒園教育質量的根本依據,國家通過這一目標對全國幼兒園教育進行領導和調控。
幼兒園教育目標是根據教育目的并結合幼兒園教育的性質和特點提出來的。我國幼兒園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幼兒,它體現了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并兼顧幼兒園教育的性質和特點。幼兒園教育目標對體、智、德、美各個方面都有相關描述,其提法又與學校教育目標略有不同,如把“體”放到了第一位。這是因為,在幼兒階段,身體的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健全發展較以后各年齡階段更為重要的緣故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