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判斷下列各題正誤,并在題后括號內打“√”或 “×”。每小題1分,共20分)
1.常規班會是班會活動的主要形式。 ( )
2.秦漢以后盛行的科舉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聯系更加制度化。 (?。?BR>3.宋代以后,八股文被規定為考科舉的固定格式。 (?。?BR>4.我國最早的公立小學成立于1949年。 (?。?BR>5.教育教學中只強調統一要求就行了。 (?。?BR>6.因為學生違反課堂紀律,教師可以將學生趕出課堂,不讓其上課。 (?。?BR>7.拓展型課程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基礎學習能力。 (?。?BR>8.教學中教材是富有思想性的,學生學了思想自然會提高。 (?。?BR>9.講授法就是注入式的教學方法。 (?。?BR>10.柏拉圖認為教育應該是國家的。 (?。?BR>11.教學原則就是教學規律。 (?。?BR>12.德育就是政治教育。 ( )
13.教學與智育是兩個相互關聯又有區別的概念。 (?。?BR>14.課程作為構成教學活動的基本要素,對保證學校教育功能的實現無意義。 (?。?BR>15.學生具有與成人不同的身心特點。 (?。?BR>16.弗洛伊德把“基因復制”看做決定人的一切行為的本質力量。 (?。?BR>17.我國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學教育規定為義務教育是在1986年。 ( )
18.中國早在夏代就有了學校教育形態。 (?。?BR>19.我國在春秋戰國以后就有了“國學”與“鄉學”之分。 (?。?BR>20.不同時期的社會德育的內容不同,所以德育不具有歷史性。 (?。?P>歷年真題:江西省教師資格考試《小學教育學》機考真題(3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