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教師資格認定機考專用
小學教育學真題精粹試卷一
一、單選題
1.C 【解析】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
2.C 【解析】教學活動能較簡捷地將人類積累起來的知識轉化為個人的精神財富,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
3.A 【解析】蘇格拉底善于運用啟發式來激發和引導學生去尋找正確答案。
4.B 【解析】我國《義務教育法》規定,國家實行教科書審定制度。
5.C 【解析】德育是進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和保證。
6.C 【解析】德育目標既是小學德育的出發點,也是其歸宿,它貫穿于小學德育活動的始終,也是檢驗小學德育是否達標的質量標準。
7.D 【解析】教育是全社會的責任,應由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完成,而只有三者形成合力,才能順利進行,于是要協調三者的關系,班主任是最有力的協調人。
8.A 【解析】社會生產力是人類教育賴以存在和發展的決定性力量。
9.C 【解析】初等義務教育最早發端于歐美,普遍實施于19世紀末。
10.A 【解析】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學校教育是促使科學技術再生產的最主要途徑。
11.D 【解析】學校課外活動多以小組活動的方式進行,因為這種形式能滿足學生不同韻興趣、愛好,使學生有更多的鍛煉機會。
12.A 【解析】課程改革就其實質來說,就是課程現代化的問題。
13.C 【解析】《孟子•滕文公上》說:“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
14.B 【解析】由教育學理論可知,桑代克被稱為“現代教育測驗之父”。
15.C 【解析】人的一生中有兩次快速生長期,一是嬰兒期,二是少年期,其他時期都相對平穩,童年期也相對穩定與平衡。
16.D 【解析】小學生的知識經驗還不夠豐富,思維還不夠深刻,所以他們的記憶以形象記憶為主。
17.B 【解析】教師的工作是開展教學,所以教育教學權是教師的最基本權利。
18.D 【解析】師生關系的雙方,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是人。
19.C 【解析】教師只有熟練地掌握了教科書的內容,才能很好地教學。
20.D 【解析】課程要落實到學生身上,去影響學生,就必須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
21.C 【解析】教學是促進學生的發展過程,所以教學認識的主體是學生。
22.D 【解析】行為是一個人思想品德的一個重要外部表現,反映了一個人的認識與修養水平。
23.C 【解析】把兩個以上年級的兒童編在一個教室里,由一位教師在同一堂課上分別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是教學組織形式的特殊方式——復式教學。
24.D 【解析】只有備課全面、充分,上課才能做到目的明確、內容正確、方法恰當,所以備課是上好一節課的先決條件。
25.C 【解析】德育目標確定了培養人的總體規格和要求,德育內容是德育目標的細化。
26.D 【解析】人身心發展的源泉與動力是個體主觀能動性。
27.B 【解析】班集體是學生的集體,集體中的每個成員都必須自覺遵守集體的規章制度。
28.D 【解析】班集體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標,才能使班集體成員在認識和行動上保持一致,才能推動班級的發展。
29.B 【解析】由教育學理論可知,現代教育的特征是科技教育。
30.D 【解析】由教育發展史可知,由“雙軌制”向“分支型”學制演變是英國的學制改革內容。
二、多選題
1.ACE 【解析】集體性是指參加的是全體學生,受教育者也是全體學生;自主性是指班會的組織者是學生,參與者是學生,討論的主題是學生選定的,問題的解決也是通過交流和爭論形成共識;針對性是指班級解決的問題是事先確定的。
2.ACE 【解析】品德教育已被道德教育所包含,思想教育包含了意識教育,因此小學德育主要就是這三部分。
3.ACD 【解析】見大綱教學方法之練習法部分。
4.ABCE 【解析】學校其他教育活動有的也是師生雙方的共同活動,但不是學校工作的中心,只有教學是學校工作的中心。
5.ABDE 【解析】學生認識活動是以學習間接經驗為主,以師生交往的方式進行,旨在提高知識水平和發展能力的教育活動。
6.CD 【解析】這是兩種常用的較為普遍的方式。
7.ABC 【解析】教育理論的基本課程包括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和學科教學法。
8.ABD 【解析】教育從橫向看,分為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
9.ABCD 【解析】能力是教育的結果。
10.CD 【解析】其余三者都是制度化教育的代言人。
11.ABCD【解析】見大綱中課外活動的含義與特點部分。
12.ABCE【解析】研究不屬于建檔的工作,是它的目的。
13.ABCD【解析】環境德育可以看做一種德育的途徑,所以它不是廣義德育的類型。
14.ABCDE【解析】這些原則都是我國中小學常用的一些教學原則。
15.ABCD 【解析】教學是進行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基本途徑,同時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的實現也必須以教學為基本途徑。
16.CDE 【解析】課程是由三個不同層次的文件組成的,.即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科書。
17.ACE 【解析】見大綱師生關系部分。
18.ABDE【解析】環境對個體的發展有很大影響,但不能決定人的發展。
19.AE 【解析】教學大綱是課程計劃中每門學科以綱要的形式編定的、有關學科內容的指導性文件。教科書是教師和學生據以進行教學活動的材料,包括教科書、講義、講授提綱、參考書、活動指導書以及各種視聽材料。
20.ABDE【解析】見大綱對近代教育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