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
1.正確。
2.錯。雖然少年期是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的危險期,但如果過于嚴格看管,會造成少年的叛逆心理。
3.正確。
4.錯。師生在教育內容的教學上是授受關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關系,在社會道德上是相互促進的關系。
5.錯。課程目標的確立取決于學校的性質、目的、任務以及制約學校課程的各種因素。6.錯。泰勒提出的課程評價模式是目標評價模式。
7.錯。分組教學雖然是為了克服班級授課制的弊端而提出的,但它存在著難以科學地鑒別學生的能力和水平、分組后容易給學生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響等缺點。
8.正確。
9.正確。
10.正確。
四、簡答題
1.【答案要點】一方面,它追求所有人都受到同樣的教育,包括教育起點的機會均等,甚至教育結果的均等;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2.【答案要點】傳道者角色;授業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3.【答案要點】引起學習動機;領會知識;鞏固知識;運用知識;檢查知識。
4.【答案要點】鉆研教材;了解學生;制定教學進度計劃(包括制定學期教學進度計劃、課題計劃和課時計劃)。
5.【答案要點】(1)理論假設:①道德發展論;②道德教育論。
(2)圍繞道德兩難問題的小組討論:①道德兩難問題及其設計;②道德討論中的引人性提問;③道德討論中的深入性提問。
(3)簡要的評論:①認知模式的缺陷;②認知模式的特色及其對我國學校德育改革的啟示。
五、論述題
【答案要點】在設計主題班會時應注意:(1)主題應該具體、明確;
(2)所選的形式必須適合學生的年齡與心理特點;
(3)班會的內容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依次展開;
(4)班會活動要有趣味性,爭取使全班學生都能參與其中;
(5)最后要進行總結,使主題升華,達到教育目的。
特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