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
26.教育的經濟功能是當代教育的突出功能。主要通過兩個途徑來實現:
(1)教育通過勞動力的生產促進經濟的發展。
(2)教育通過生產科學技術促進經濟的發展。
27.(1)社會依據:一是要根據社會關系實現和發展的需要,二是根據社會生產和科學發展的需要。
(2)人的依據:從人的身心發展特點來看,它是確定各級各類教育目的(或目標)不可忽視的重要依據;從人的需要來說,人的發展需要是教育目的選擇、確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之一。
28.一是政治因素與課程變革:
(1)課程變革的目標厘定。
(2)課程變革的內容選擇。
(3)課程的編制過程。
二是經濟因素與課程變革:
(1)經濟領域勞動力素質提高的要求制約課程目標。
(2)經濟領域的差異性制約課程變革,市場經濟與課程變革(課程價值取向的變化、課程目標綜合性、課程結構的變化)。
三是文化因素與課程變革:
(1)文化模式與課程變革。
(2)文化變遷與課程變革。
(3)文化多元與課程變革。
四是科技革新與課程變革:
(1)科技革新制約課程變革的目標。
(2)科技革新推動課程機構的變革。
(3)科技革新影響課程變革的速度。
五是學生發展與課程變革:
(1)學生身心發展的特性與課程變革。
(2)學生需要與課程變革。
(3)課程變革的著眼點:最近發展區。
29.(1)指向性。
(2)操作性。
(3)整體綜合性。
(4)調控性。
(5)靈活性。
(6)層次性。
30.(1)校園暴力觸目驚心,欺侮現象日漸增多。
(2)青少年色情犯罪嚴重。
(3)青少年以侵犯財產為目的的越軌犯罪比例最高。
(4)青少年學生違法行為新傾向(吸食毒品威脅青少年的成長,網絡欺凌取代校園暴力,不良“短信”隱蔽性強、危害性大)。
31.略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32.教師的專業素質是教師作為專業人員應該具備的多方面的專業要求,是順利進行教育活動的前提,也是教師勝任工作的基本條件。
(1)先進、科學的教育理念。
(2)合理的專業知識。
(3)復合型的專業能力。
(4)崇高的專業道德。
(5)強健的身體素質。
(6)健康的心理素質。
33.所謂班級管理,就是班主任和教師以關注每個學生在班級生活中的參與和成長為宗旨,以開放的而非外在控制的方式推進班級發展,共同建設一個和諧與富有成長氣息的班級組織。
(1)班級組織建設。
①班級組織的設計。
②指導班級組織建設:專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③發揮好班集體的教育作用。
(2)班級制度管理。
①成文的制度。
②非成文的制度。
(3)班級教學管理。
①明確班級教學管理的目標和任務。
②建立有效的班級教學秩序。
③建立班級管理指揮系統。
④指導學生學會學習。
(4)班級活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