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福建省統一命題考試
教育心理學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 兒童一周歲末,開始把自己和自己的動作區分開,并按照自己的姓名、身體特征來看待自己,作出一定評價,此時,其自我意識發展屬于( )
A.生理自我
B.社會自我
C.心理自我
D.理想自我
2. 一般認為,IQ超過l40的人屬于天才,他們在人口中不到( )
A.1%
B.2%
C.5%
D.10%
3. 違章騎車遇到警察時趕快下車,過馬路時聽到汽車喇叭聲后迅速躲開,屬于( )
A.強化
B.消退
C.懲罰
D.回避條件反射
4. 英語學習中,當學完單詞eye(眼睛)后,在學習eyeball(眼球)時,即可以產生產生 ( )
A.一般遷移
B.具體遷移
C.水平遷移
D.垂直遷移
5. 學習質量與能量、熱與體積、遺傳結構與變異、需求與價格等概念之間的關系屬于( )
A.派生類屬學習
B.相關類屬學習
C.并列結合學習
D.上位學習
6. 短時記憶的容量相當有限,大約是( )
A.3±2
B.5±2
C.7±2
D.9±2
7. 記憶效果最佳的條件之一是學習的成熟程度達到( )
A.100%
B.150%
C.170%
D.200%
8. 當學生做出我們所期待的良好行為后,我們發給數量相當的小紅星、蓋章的卡片等屬于( )
A.行為塑造法
B.示范法
C.強化法
D.代幣獎勵法
9. 群體由幾個以上的個體組成?( )
A.11個
B.2個
C.3個
D.5個
10.問題行為發生在哪些人身上? ( )
A.差生
B.后進生
C.優秀學生
D.差生、后進生、優秀學生
11.公交車上的乘客、電影院里的觀眾屬于( )
A.松散群體
B.聯合群體
C.集體
D.正式群體
12.在兒童心理發展的關鍵期期間,個體對某種刺激( )
A.特別遲鈍
B.無反應
C.特別敏感
D.一般反應
13.埃里克森認為,兒童人格的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必須經歷幾個順序不變的階段? ( )
A.3個
B.4個
C.5個
D.8個
14.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符合法則要求的( )
A.能力
B.活動方式
C.行為規范
D.知識
15.看到電影《雷鋒》中雷鋒雨中送大嫂的場景,有的學生心中非常激動,此時處于( )
A.直覺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倫理的道德情感
D.理智感
16.兩位同學一起上學、一起玩,關系較好,主要是由于( )
A.交往的頻率高
B.態度相似
C.個性互補
D.外貌吸引
17.從入學開始。有些同學對別人察言觀色,以便決定應該如何思考、如何行事,屬于( )
A.自我促成的紀律
B.任務促成的紀律
C.老師促成的紀律
D.集體促成的紀律
18.測量的正確性,即一個測驗能夠測量出其所要測量東西的程度叫( )
A.信度
B.區分度
C.效度
D.常模
19.新教師課后評價比專家教師更多地關注( )
A.學生對新教材的理解
B.課堂中值得注意的地方
C.課堂中的細節
D.目標的完成情況
20.演示各種實驗、到工廠或農村進行實地參觀訪問都屬于( )
A.實物直觀
B.模象直觀
C.言語直觀
D.形象直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