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簡答題
36.(1)對活動的反思;(2)活動中的反思;(3)為活動反思。
37.(1)學習者的心向;(2)學習材料的邏輯意義;(3)學生認知結構中有適當的觀念。
38.(1)一般情況下學習動機強學習效果好;(2)學習材料的難度不同,學生的個性不同,兩者的關系不同;(3)學習效果可反作用于學習動機。
39.(1)深度加工與主動參與;(2)運用記憶術;(3)進行組塊編碼;(4)適當過度學習;(5)進行合理復習。
40.(1)主體性原則;(2)內化性原則;(3)生成性原則;(4)效能性原則。
41.(1)情緒穩定、樂觀;(2)人際關系和諧;(3)人格完整;(4)正確的自我觀;(5)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6)行為合理。
四、論述題
42.(1)指出“苦口婆心”實質上只是重視“說道理”,即道德認識教育。(2)運用品德結構的觀點,闡述品德結構及關系.并指出品德教育應該重視品德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不能只重視某一方面。(3)指出還應采用多種方法、手段以促進品德結構的各方面都整體地參與、并受到影響。
43.(1)指出有效即積極遷移。(2)具體方法:①在真實情景中學;②注意最初的學習程
度;③合理安排教學程序.提供多樣化的學習環境;④教授學習法。
免費模考:2014年教師資格考試《中學教育心理學》考前測試卷
臨考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