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題:本大題共20個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題卷的填空題欄內。
16.教育心理學實驗研究法有__________ 、自然實驗研究。
17.教師的教學能力可分為教學認知能力、教學__________和教學監控能力三方面。
18.在個體心理的發展階段中,初中階段正好處在少年期,高中階段正好處在__________。
19.在影響中學生人格發展的因素中,隨年齡增加,__________的影響越來越強。
20.學生的認知差異主要表現為 __________差異和認知能力差異。
21.條件學習有經典條件學習和__________ 條件學習兩類。
22.奧蘇貝爾認為,學習過程中新舊知識的同化主要有三種方式,即__________學習、總括學習和并列結合學習。
23.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知識并不是對現實的準確表征,只是一種解釋或假設,具有__________性。
24.班杜拉將人們事先對自己是否能成功從事某種任務的估計稱之為__________。
25.學習動機強度與學習效果之間的關系,可因學生的__________而異。
26.賈德通過“水下打靶”實驗提出了遷移的__________ 理論。
27.在課堂教學中,借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呈現直觀材料,這種直觀方式屬__________直觀。
28.根據技能的分類,“默讀”主要屬于__________技能。
29.閱讀時的“劃線”策略,屬于認知策略中的 __________策略。
30.在問題解決中常用的兩種一般問題解決策略是:算法式和__________式。
31.觀察學習和__________學習是品德學習的兩種基本形式。
32.在個體品德的構成中,道德__________是其品德的核心部分。
33.心理健康教育是通過心理輔導、__________、心理治療及普及心理有關知識來增進人們的心理健康。
34.在群體與個體的關系中,群體對每一成員的吸引力被稱之為__________。
35.學生在課堂表現出的問題行為,一般可分為品德性問題行為和__________ 問題行為。
免費模考:2014年教師資格考試《中學教育心理學》考前測試卷
臨考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