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所面對的學生是中學生,處于中學階段的中學生具有其獨特的發展特點,中學生的發展特點主要體現在:身心發展、主體性發展和具體教育內容發展三個方面。
首先,中學生身心發展具有鮮明的特點。一方面,中學生在生理上處在青春發育期,個體生長發育進入第二個高峰期,初中生的身體和生理機能都發生了急劇的變 化,主要表現在身體外形的改變、內臟機能的成熟及性的成熟三個方面。另一方面,隨著生理方面出現的急劇變化.中學生的心理方面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中學生認 識能力與自我意識進一步發展、社會責任感和世界觀開始形成、開始關注異性并嘗試體驗純潔的愛情。然而,中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發展還不夠完全成熟,自控能力 又比較差,加上這一階段面臨著學習和個性發展的重要任務。因此作為社會規范要求和中學生的自我約束機制,必然會制約中學生個性需求的現實性,這種需求與約 束之間的沖突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形成心理問題。
其次,中學生的主體性發展特點是指中學生自我意識的進步與提升。中學生處于自我意識發 展的關鍵時期,自我意識在中學生個體發展的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自我意識是認識外界客觀事物的條件,是中學生的自覺性、自控力形成的前提,對自我教 育有推動作用.是實現改造自身主觀因素的途徑。
影響著中學生的基本判斷和個性的形成。中學生自我意識凸顯最常見的表現就是叛逆.學生與老師的矛盾增多.甚至出現明顯的沖突,表明中學生自我意識的覺醒已經開始。
最后,中學生在具體的德、智、體、美等教育內容方面也有著鮮明的發展特點。從“社會文化素質”方面看,中學生的德、智、體、美等品質在生理、心理變化的 同時,在教育的影響下也有相應的發展特點。在“德”的方面.中學生在小學階段思想品德習慣養成的基礎上,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開始形成,并將持續影響一 生。在“智”的方面,中學生認知世界的態度也將最終形成,同時思維的方式與品質,學習方法的掌握。將對中學生終身學習產生影響。在“體”的方面。中學生生 理發育成熟的結果,將會影響他們一生的體質。在“美”的方面,中學生審美觀和審美能力逐步成型,這種審美觀和審美能力將會影響他們改造世界的活動。在 “勞”的方面,中學生形成了勞動生活的態度.也形成了一定的動手能力,將會影響他們經濟生活領域的活動。中學階段是全面培養素質的奠基階段,德行成為一生 的基礎,智力發展為終身發展奠基,健康和審美觀也影響一生。
熱點推薦: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綜合素質考點歸納
通關必看:2017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提前備考有妙招,233網校匯聚教師資格經驗豐富講師,為廣大考生打造一次通關備考秘籍,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