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全面發展學生觀的基本要求
中學生的全面發展要求教育者必須根據中學生發展的階段性特點開展具體的教育活動.在具體的教育活動中,教育者應當著重從身心發展要求、主體性發展的要求、中學生社會文化素質要求三個方面去展開工作。
(1)中學生身心發展的要求
中學生的身心健康是具體教育教學實踐中每一個教育者都應當關注的.全面發展的學生觀對中學生身心發展提出的具體要求是.中學生生理健康要求得以實現.中學生的心理健康要求得到充分滿足。
中學生處在生理發生急劇變化的時期。營養、睡眠、體育鍛煉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中學生生理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也是中學生生理發展的要求。中學生不僅處在生理發展的巨變時期。也處在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學生自我意識應當得到尊重,自我意識發展應得到正確引導,進而中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自我。中學生的認知與思維應當獲得充分的發展機會。中學生的情感應當在審美藝術中、在與自然的接觸中和在社會的交往中得到健康發展。中學生的意志品質應得到恰當的鍛煉。
(2)中學生主體性發展的要求
中學生的主體性意識的形成與發展是中學生個性發展的關鍵.全面發展的學生觀對中學生主體性發展提出的要求是,建立正確的自我認識,培養起全面發展的人所需要的自覺發展、主動發展的意識。中學生主體性發展是中學生全面發展的核心。在中學生主體性發展中.中學生的自我意識在覺醒,教育者不能將中學生自我意識的覺醒簡單視為叛逆.或將其歸為問題學生之列.而應當充分地關心與愛護學生,因勢利導地化解中學生的種種問題。中學生自我意識的覺醒是不可阻擋的,但是中學生自我意識健康發展,也需要教育者在尊重中學生主體性的基礎上。引導中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確立正確的自我意識。
(3)中學生社會文化素質發展的要求
全面發展是對中學生社會文化素養發展提出的客觀要求。在德智體美等方面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必要的準備和支持,打下堅實的基礎。根據教育部2003年發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提出的普通高中培養目標看,中學生社會文化素質發展的要求要涉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等幾大方面的內容。在德育方面,要使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備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所要求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質、民主與法律素質等;在智育方面,要使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會收集、判斷和處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學與人文素養、環境意識、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在體育方面,要具有強健的體魄、頑強的意志;在美育方面,要形成
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在勞動技術教育方面。要初步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職業意識、創業精神和人生規劃能力。
熱點推薦: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綜合素質考點歸納
通關必看:2017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提前備考有妙招,233網校匯聚教師資格經驗豐富講師,為廣大考生打造一次通關備考秘籍,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