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綜合素質考點:教師觀(二)
——中學教師的專業發展
根據教師資格證考試大綱的要求,《中學綜合素質》教師觀這一節需要了解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
教師專業發展主要是針對教師個體而言的。從本質上說,教師專業發展是教師個人的專業性不斷發展和提升的過程,是教師不斷的獲取新知識,增強自身專業能力,完善自己的職業道德修養,以適應教育工作需要。不斷提高教育教學工作質量的過程。.要成為一名專業合格的中學教師要經歷一個專業發展過程。
一、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
1.學會學習。成為終身學習者
教師必須不斷更新觀念、知識和能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并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學,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時代對教育提出的要求。每個教師都必須成為終身學習者,不斷地學習,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過去我們常常津津樂道于教師“一桶水’’相對于學生“一杯水”的豐富淵博,現在“一桶水”的容量已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教師必須時刻吸納新知,不斷豐富和提高自己,成為學生的“源頭活水”。否則,不僅難以在學生面前維持自己的威望,在專業發展方面也會遭遇重重困難。
2.勤于反思。成為反思的實踐者
教育反思,就是教育者把自己已有的教育實踐作為思考的對象,對已有的教育實踐成敗原因進行探求。從而獲得解決教育實際問題的新知。教育反思作為一種專業發展的方法,應該以專業知識作為基礎,以教育活動成敗原因的探求為方向,以獲得教育實際問題的解決為目的。
教師的教學反思一般會涉及對教育教學觀念的反思.對課程內容和具體教學內容選擇的反思和對教學過程及其教學方法的反思。教師常用的反思工具有教后記、教學日志、教育案例等。
教師應該培植起自己的“反思”意識,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與行為,思考各種教育行為的后果,不斷自我修正、調整和更新,從而加快自己的專業發展與成長。
3.恒于研究,成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教師應成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對于中小學教師來說高不可攀.其實每一個有一定知識基礎的人都能進行某方面的研究。中小學教師對于自己的專業教育教學是天然的研究者,我們應該不斷向研究型教師的目標邁進,積極發現自己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深入研究思考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
4.重視溝通,加強交往與合作能力
新課改要求教師高度重視交往與合作能力的培養。在現實情況下,教師之間存在競爭關系,但同時也有合作關系。新時代的社會在競爭加劇的同時更加強調交流與合作,強調雙贏和共贏。教師之間的交往與合作有多種形式。日常教學之余,教師之間可以相互交換意見,彼此分享經驗。同科教師之間可以在一起討論教學方法.相互合作設計課程。不同學科的教師也可以相互學習和借鑒,或在相關學科知識方面提供專業幫助,等等。
新課改還提倡師生之間的交往與合作。在這方面教師應該積極主動,為“生”師表。教師應該努力成為師生關系的藝術家,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必要時甚至可以積極與學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學。
5.勇于創新,加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師必須通過創造性教育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將學生培養成會創造的人。這首先要求教師培養起自己的創新能力。教師應該經常主動地更新觀念,學習新知,在教育教學和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中,有意識地培養和強化自己的創新精神,創造性地進行教育教學,不斷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教師的專業發展是在不斷地創新中實現的。
熱點推薦: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綜合素質考點歸納
通關必看:2017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提前備考有妙招,233網校匯聚教師資格經驗豐富講師,為廣大考生打造一次通關備考秘籍,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