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7分,共28分)
27.用線條勾勒出法國畫家米勒作品《拾穗者》的大體形象。
28.簡述《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 教學建議”中對美術教科書的使用建議。
29.請給農村或者偏遠地區缺乏攝影器材的師生提供三點以上“攝影模塊”教學的建議。
30.依據《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試分析如何通過教學評價促進美術教師的成長。請給出至少兩點建議。
27.參考答案
28.參考答案
(1)普通高中美術課程的所有學習內容都可以讓學生自主選修。教師應向學生介紹每一個學習內容及其學習方法,并尊重學生的意愿,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長和未來的發展需要,指導學生選修其中的若干模塊。
(2)美術是一門注重體驗和實踐的學科,在普通高中的美術教學過程中,將鑒賞與體驗、鑒賞與動手實踐結合起來,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和創作能力。所以,在每一模塊的相關內容中,美術鑒賞的內容應不少于該模塊學習總課時的20%。
(3)教師應創造性地使用美術教科書。教師應創造性地使用美術教科書,根據學生、學校和當地的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改變和再創造;靈活利用當地自然和文化資源,積極開發校本課程,增強美術教學與當地自然和文化特色的聯系。
29.參考答案
(1)在農村或偏遠地區高中美術教學的全過程中,要貫穿藝術觀念和美術術語的學習和運用。在缺乏器材的情況下,可以了解攝影相關的知識和攝影方法,如攝影、攝像作品中的對角線、垂直線、水平線、S形和三角形構圖,攝影中的光圈、焦距、景深和快門等。
(2)利用攝影相關的美術書籍和其他美術資源,包括學生的參考書、教師參考書或相關影像資料等,可供教師為學生講解和展示時提供真實可見的圖片及視頻,便于學生理解。在缺乏器材的情況下,通過欣賞和練習,自主地分析攝影、攝像中美術語言的運用,挖掘其獨特的形式美感及其背后的文化內涵;嘗試運用“構成、空間、時間、行為、聲音、光線和符號”等基本的媒體要素及視覺表現語言對攝影攝像藝術進行賞析。
(3)教師可以運用自然資源,如自然景觀、自然材料等工具,輔助相應攝影的影像資料,進行模擬攝影教學,讓學生在無器械的情況下掌握基本的攝影方法及技巧。
(4)利用校外的各種課程資源,如:美術館、圖書館等,展開多種形式的美術教育活動。充分發揮地方資源的優勢。
30.參考答案
(1)建立促進美術教師成長的評價體系。教師應轉變在教學評價活動中的角色,能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分析與反思,及時記錄教學體會、教學成果以及需要改進之處。
(2)教師的教學評價在功能上要淡化評比與選拔,建立以美術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等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美術教師從多種渠道獲得反饋信息,不斷改進教學,促進自身不斷成長。
(3)重視發展性教師評價,以報考評價模式強調對教師不同發展階段評價發展的適宜性;以案例反思模式強調教師的專業思想和專業素養與能力的提高;以講師團經驗分享模式實現優質人力資源的整合:以個人特色展示模式重視發揮教師自我評價的功能;以個人規劃生涯模式促進教師富有個性化的發展。
免費注冊233網校會員,獲取教師資格證真題!點擊注冊>> |
面試報考:2019上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報名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