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7分,共28分)
27.如圖8,用線勾勒出圖片中人物的大體形象(不能蒙圖描華)。并寫出作品名稱,原作現存地點。
28.依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中的“評價建議”,以《靜物寫生)一課為例,列學三個教學評價建議。
(1)學生自己說一下自己靜物畫作品在構圖、造型、色彩方面的優點,其他學生也對其作品進行評價,最后教師做總結性評價。
(2)要求學生對在靜物畫學生創作中的每一-個步驟 用手機進行拍照,以對其寫生過程中的各步驟的表現狀況進行評價。
(3)可以從構圖、造型、色彩方面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給予相應的分數,并對學生作品的優缺點寫-段評語。之后將全班作品進行展覽,可以請外班學生也觀看并參與評價。
29.以鑒賞課《品析油畫: <父親>》為例,列舉出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三種方法。
(1)播放歌曲MV《老父親》。讓學生聆聽歌曲,觀看畫面,談自己的感想。
(2)請幾位學生分享下自己眼中自己的父親的形象。
(3)為自己的父親畫像。(并非是創作課,而是以繪畫的方式抒發自己的感受,作畫形式不限) .
30.簡述高中招貼設計作業評價需要關注的問題。
(1)是否積極參與招貼設計活動。
(2)可以恰當地使用招貼設計的術語,從功能和審美的角度,以自己的觀點評論招貼設計作品。
(3)了解招貼設計基礎常識和基本技法,建立初步的設計意識。
(4)能根據功能和審美的要求,有創意地完成一件招貼設計作品。
(5)以多種形式大膽地展示和交流,用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對自己和他人的設計作品作出評價。
(6)在招貼設計與制作活動過程中表現出耐心、專注和計劃性。
三、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31.案例
周老師上抽象繪畫課,在進入到藝術實踐環節時,看到小明同學畫得很慢,完成作業似有困難,于是拿過畫筆,在小明的畫紙上橫涂堅抹,很快就把畫面鋪滿,一幅色彩 飛揚的畫置現在小明面前。然后他對小明說:“ 你看哪些地方還需要補充和修改,你自己來完成吧,”直到下課交作業,小明也沒再畫上一筆。
問題:
(1)請分析周老師教學言行中的問題。(10分)
(2)遇到小明這種情況,作為美術教師,你應該怎么做?(10分)
(1)周老師教學言行中的問題有:
①沒有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案例中,周老師看小明畫的很慢,在小明的畫紙上橫涂豎抹,沒有小明充分探究學習的時間、也沒有針對小明的作品提出針對性修改建議,以至于小明直到小課前,也沒趕在畫上一筆。這沒有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
②教學手段欠妥。案例中,周老師在學生實踐過程中,沒有采用合適的教學手段,去幫助學生增強對“抽象繪畫課”的理解,只是在幫小明修改作品后,說“你看哪些地方需要補充和修改,你就自己來完成吧”。周老師提出的建議,并沒有在給予學生實質性的指導,反而使得學生不敢動筆畫畫。
(2)作為美術教師,遇到小明這種情況,我覺得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①多給學生感悟美術作品的機會。在上抽象繪畫課上,我會有效利用各種美術課程資源,向學生提供感悟美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比較、聯想等方法,創作出更多不同的作品。
②探索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興趣。我會在實踐前,靈活運用范畫、講解課程的重難點,增強學生對抽象繪畫的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象能力,激發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
③積極探索有效教學的方法,明確“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遇到小明這種情兄時,我會多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多給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鼓勵學生去大膽去創作自己的想法。
④分梯度設置美術作業難度,同時注重小組合作。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分配不同的學習作業,并對能力較弱的學生適時給出指導,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與合作學習。
32.案例
胡老師在完成“書法”模塊教學后,舉辦了一個主題為“書寫傳統的”學生作品展覽會,他要求學生將創作構思寫在作品簡介上,同時, 他還舉辦了一個座談會,邀請其他學科老師、家長代表和學生參加“我愛書法”的座談會,大家分別談了自己的看法. ...
問題:
(1)根據《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的評價建議,你覺得胡老師的這次教學合理之處并說明理由(10分)
(2)你覺的胡老師用了哪些評價建議。(10分)
(1)我認為胡老師做法合理,理由如下:
①《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指出:“提倡多主體評價”“建立以美術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等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美術教師從多種渠道獲得反饋信息, 不斷改進教學,促進自身不斷成長。”。案例中胡老師不僅要求學生在創作構思上寫上作品簡介,還邀請家長和老師、其他學生一起舉辦了“座談會”,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這是學生采用自評、互評以及教師和家長對學生評價等方式,體現了胡老師提倡多主體評價。胡老師的做法不僅能促進學生發展,還能改進教師教學的以及推進美術課程不斷發展。
②《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指出:“注重質性評價,提倡成長記錄評定?!边@就要求老師引導學生在成長記錄中收集美術學習全過程的重要資料,包括研習記錄、構想草圖、設計方案、美術作業、相關美術信息(文字或圖像資料等)、自我反思以及他人評價的結果等。案例中胡老師,要求學生把自己的創作構思寫在“作品簡介”上,這樣有利于胡老師能通過學生的美術學習成長記錄,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發現學生的潛能和發展需求,及時給予針對性的指導。
總之,案例中胡老師的做法符合《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的理念。
(2)①從按評價的主客體上分,案例中胡老師主要運用了多主體評價的方法,即引導學生采用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讓每一位評價者都有機會參與進來在相互激勵中共同發展。
②從按評價功能上,胡老師采用終結性評價方法,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美術作品展示出來,這對于學生建立“學習檔案”,加強學生自我評價評價,幫助老師了解學生學習狀況,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下載233網校APP及時獲取2019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
面試報考:2019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報名時間
教師資格證面試如何快速通關?面試情景還原,助你一舉攻下“結構化面試+試講+答辯”三大內容,實戰通關!試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