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
1.課文《掌聲》寫的是殘疾小女孩的小英獲得同學們給她的兩次掌聲,從內心自卑的人變成了活潑開朗的人。孫老師在學生朗讀體悟后問學生:你是如何理解這個故事的?對學生的說法.孫老師并沒有給固定的答案。從自主學習的角度分析,與孫老師的初衷不一致的是( )。
A.自主學習中教師的角色可以淡化
B.自主學習中學生被期待形成自己的知識
C.自主學習要避免告訴學生問題的答案
D.自主學習要求學生會分析、綜合和評價
2.特級教師寧渴彬教師在教學中遵循“三個允許”的原則:允許犯錯,允許改錯,允許提出不同意見。這樣做的理由主要是因為( )。
A.學生是發展中的人
B.學生是獨特的人
C.學生是獨立意義的人
D.學生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
3.梁啟超認為:“要進行趣味教育,就要讓學生領會學習的樂趣,不能摧殘學生學習趣味。而摧殘教育趣味的原因其中有一條就是注射式教育。”這就要求教師要開展趣味教育,就要做到( )。
A.經常開展課外活動,豐富學生課余生活
B.結合多種教學方法,建立快樂學習課堂
C.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D.積極創設問題情境,滿足學生求知需要
4.劉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認識到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有不同的需要。在教學材料和方式的選擇上充分考慮個別差異。劉老師所處的教師成長階段是( )。
A.關注生存階段
B.關注情境階段
C.關注學生階段
D.關注自身階段
5.《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非義務教育制度實行以( )投入為主,( )分擔培養成本的投入機制。
A.財政家庭合理
B.社會舉辦者受教育者
C.政府受教育者
D.政府舉辦者
6.學校派徐老師參加市舉辦的優秀教師教學設計大賽,但回校后扣除徐老師500元的績效工資。學校的這項規定( )。
A.體現了按勞取酬
B.侵犯了教師權利
C.節約了辦學成本
D.加強了經費管理
7.侵占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校舍、場地及其他財產的,依法承擔( )。
A.民事責任
B.刑事責任
C.行政處罰
D.行政處分
8.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應當逐步實行( )。
A.教師評優制
B.教師考核制
C.教師資格制
D.教師聘任制
9.以下《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對特殊教育的描述錯誤的是( )。
A.特殊教育學校的根本目的是幫助殘疾適齡兒童、少年提供特殊場所,助其康復
B.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置相應的實施特殊教育的學校(班)
C.特殊教育學校(班)應當具備適應殘疾兒童、少年學習、康復、生活特點的場所和設施。
D.特殊教育的主要精神是考慮到每個孩子個體內在及個體之問的個別差異
10.以下( )不屬于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所設專門學校的教育內容。
A.思想教育
B.法制教育
C.生活教育
D.勞動技術教育
1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應對突發事件的防范措施”相關規定,學校下列行為不恰當的是( )。
A.在公共衛生場所完善洗手設備。提供流動水、洗手液、除菌消毒肥皂
B.指定專門機構組織,積極采購防護用品、滅火器材、消毒和預防藥品
C.學校配備有滅火器材,學生無需學習使用
D.學校食堂衛生工作有專門機構負責
12.( )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負有直接責任。
A.父母
B.學校
C.社會
D.國家
13.家長因年齡、接受教育的程度、職業等不同的因素,對待教育子女的觀點也不盡相同。對于溺愛子女,放任不管把責任推向學校的家長,老師不應采取的措施是( )。
A.直言不諱地介紹孩子的缺點,指責家庭教育的不足
B.保持冷靜.不要與家長起沖突
C.說服家長采取更好的方式配合學校進行教育
D.肯定其小孩的優點和長處,再婉轉指出不足
14.被稱為“范跑跑”的中學教師范美忠認為“教師只是一種謀生的手段”,卻“被認為帶上了神圣的光環”。范美忠的言論與下面的哪一條職業道德規范相違背?( )
A.終身學習
B.教書育人
C.團結協作
D.為人師表
15.教師要適應時代發展需要,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就必須( )。
A.愛崗敬業
B.勇于創新
C.嚴謹治學
D.終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