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簡答題
1.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這部分知識需要考生理解并運用。
【參考答案】(1)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統一的規律。
(2)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相統一的規律。
(3)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統一的規律。
(4)傳授知識與思想教育相統一的規律。
2.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德育的基本原則”,這部分知識需要考生理解并運用。
【參考答案】發揚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德育原則的基本要求是指德育中要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依靠和定揚他們自身的積極因素去克服消極因素。在實踐中,貫徹發揚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德育原則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正確了解和評價學生。深入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優點和缺點,是正確教育學生的前提。有的教師不能有效地教育學生,往往是因為不能以“一分為二”和發展的觀點看待學生。
(2)通過發揚優點來克服缺點。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學生,能為教育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但要促進他們的品德發展,根本在于引導他們自覺地鞏固發展自身的優點來抑制和克服自身的缺點,這樣才能養成良好的品德,獲得長足的進步。
(3)引導學生自覺調整自己的行為。學生缺點的克服,固然需要教師發揮主導作用,但主要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自覺地發揚優點來克服缺點。
3.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學習動機理論”,這部分知識需要考生理解。
【參考答案】奧蘇伯爾認為成就動機由三個方面的內驅力組成:一是認知的內驅力。這是一種要求獲得知識、技能以及善于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需要,如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等。二是自我提高的內驅力。這是一種把學業成就看作贏得相應地位的需要,如自尊心、榮譽感、勝任感等。三是附屬的內驅力。這是一種為了獲得長者和同伴們的認可而努力的需要,表現為一種依附感。這三種內驅力在學習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固定的,通常隨學生的年齡、性別、個性特征以及社會歷史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
4.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心理輔導的主要方法”,這部分知識需要考生理解。
【參考答案】(1)強化法。用來培養新的適應行為,根據學習原理,一種行為發生后,如果緊跟著一個強化刺激,這種行為就會再一次發生。(2)代幣獎勵法。可使獎勵的數量與學生良好行為的數量、質量相適應,代幣不會像原始強化物那樣產生“飽”現象而使強化失效。(3)行為塑造法。通過不斷強化逐漸趨近目標的反應,來形成某種較復雜的行為。(4)示范法。觀察、模仿教師呈示的范例,是學生社會行為學習的重要方式。(5)懲罰法。懲罰的作用是消除不良行為。一是在不良行為出現后,呈現一個厭惡刺激;二是在不良行為出現后,撤銷一個愉快刺激。(6)自我控制法。讓當事人自己運用學習原理,進行自我分析、自我監督、自我強化、自我懲罰,以改善自身行為。
5.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學習策略的特征”,這部分知識需要考生了解。
【參考答案】(1)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完成學習目標而積極主動地使用的。(2)學習策略是有效學習所需的。(3)學習策略是有關學習過程的。(4)學習策略是學習者制訂的學習計劃,由規則和技能構成。
四、材料分析題
1.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德育的原則和方法”,這部分知識需要考生理解并運用。
【參考答案】趙老師的方法用得恰到好處,樹立了學生的信心,挽救了一個后進生。從德育方面來看,趙老師在教育過程中主要運用了知行統一原則,正面教育、疏通原則,以及發揚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趙老師運用的主要德育方法是品德評價法。
2.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教育的基本方法”,這部分知識需要考生掌握和運用。
【參考答案】(1)我冪贊成小李的教學觀。
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結合。小李僅僅關注學生,以學生發言、表演為主,缺乏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這樣的教學缺乏深刻性。
②上好一堂課除了氣氛熱烈,還應做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內容正確、方法得當,這樣才能使學生明確一堂課的任務和重難點,使學生鞏固每節課學到的知識。
(2)①小張上課的問題是沒有注意到學生的差異。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具有主觀能動性、具有情感的人。特級教師所教的學生和小張所教的學生是不同的。這就決定了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
②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相互提高的報考過程,沒有固定的模式。小張在教學中照搬特級教師的教學模式,對教學過程中發生的具體問題束手無策。所以在教學中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方法,運用啟發式教學,和學生進行互動,在互動過程中不斷調節教學方法,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試題推薦:中學綜合素質和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