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在線做答本套題”可查看答案及解析,并保留昨天記錄,以便復習。】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正確選項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學生在解決一個問題之后,以后遇到類似的問題還會,采取先前的思維模式去解題,這種現象屬于( )。
A.原型啟發
B.定勢
C.遷移作用
D.功能固著
2、新課程倡導的研究性學習、合作學習、教學對話等教學方式,其主要理論依據是( )
A.聯結學習論
B.結構學習論
C.認知學習理論
D.建構學習理論
3、有經驗的教師總是根據班級特點,建立一些常規,以形成一個良好的集體結構,這樣的“結構”就是( )
A.教師促成的紀律
B.自我促成的紀律
C.任務促成的紀律
D.集體促成的紀律
4、當前中國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A.教學方法改革
B.教育體制改革
C.課程改革
D.教學手段改革
5、教學過程本質上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其特殊性不包括( )
A.認識的間接性
B.認識的簡捷性
C.認識的引導性
D.認識的順序性
6、根據韋納的成敗歸因理論,以下哪類成敗的責任歸因屬于穩定的內在的不可控歸因?( )
A.運氣好壞
B.能力高低
C.身體狀況
D.外界環境
7、道德判斷處于相對功利取向階段表明其道德認知的發展水平是( )
A.前習俗
B.習俗
C.后習俗
D.超習俗
8、在處理師生矛盾時,教師的意志品質應具有( )
A.自覺性
B.堅持性
C.果斷性
D.自制力
9、現代課程理論之父是( )
A.杜威
B.布盧姆
C.布魯納
D.泰勒
10、在教育實驗研究中,教育實驗結果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指的是( )
A.信度
B.效度
C.難度
D.區分度
11、奧蘇伯爾根據學習進行的方式把學習分為( )
A.機械學習和意義學習
B.接受學習與發現學習
C.技能學習與知識學習
D.概念學習與規則學習
12、被人稱為“教育學之父”的捷克著名教育家,其發表的《大教學論》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學專著。他是( )
A.夸美紐斯
B.赫爾巴特
C.康德
D.杜威
13、不屬于制度化教育的基本特征的是( )
A.學校化
B.制度化
C.封閉化
D.開放化
14、學生通過學習直角、銳角,很快掌握鈍角的概念,這是( )
A.順向遷移
B.逆向遷移
C.一般遷移
D.負遷移
15、提出德育的體諒模式的學者是( )。
A.科爾伯格
B.彼得·麥克費爾
C.班杜拉
D.皮亞杰
倒計時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