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除鞣質方法:
(1)明膠沉淀法與改良明膠沉淀法
明膠是一種蛋白質,與鞣質在水溶液中能形成不溶性的鞣質蛋白,因而可除鞣質,該反應在pH4.0~5.0時最靈敏。
①明膠沉淀法:在中藥水煎濃縮液中,加入2%~5%明膠溶液,至不產生沉淀為止,靜置、濾過除去沉淀,濾液濃縮后,加乙醇,使含量達75%以上,以除去過量明膠。
②改良明膠沉淀法:水煎液濃縮,加入2%~5%明膠后稍經放置,不須濾過即再加入乙醇至含酸量達70%~80%,靜置過夜,濾過即得,該法可降低明膠對中藥中黃酮類成分和蒽醌類成分的吸附作用。
(2)醇溶液調pH值法(堿性醇沉法)
將中藥的水煎液濃縮加入乙醇,使其含酸量達80%或更高,冷處放置,濾除沉淀后,用40%氫氧化鈉調至pH為8,此時鞣質生成鈉鹽且不溶于乙醇而析出,經放置,即可濾過除去。
注意:醇濃度與PH越高,除鞣越多。但有些酸性成分會被除掉。醇溶液調PH不易超過8。
(3)聚酰胺除鞣質法
聚酰胺又稱錦綸、尼龍、卡普隆,是由酰胺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內含有許多酰胺鍵,可與酚類、酸類、醌類、硝基類化合物形成氨鍵而吸附這些物質。鞣質為多元酚的衍生物,亦可被吸附,從而達到除去的目的。
注意:硝基化合物、酸類成分、醌類成分也可成氫鍵吸附。
(4)鉛鹽沉淀法
醋酸鉛在水溶液或醇溶液中能沉淀有機酸、酸性皂苷、樹脂、鞣質、色素、蛋白質等。堿式醋酸鉛還能沉淀出某些含有醇基、酮類、醛基類物質,以及黃酮類、中性皂苷和少數生物堿。本法是利用此性質用鉛鹽從提取液中沉淀出有效成分或分離除去雜質。
由于鉛鹽對人體有害,溶液中過量的鉛必須除盡。除鉛的常用方法有:①硫酸和硫酸鈉法;②硫化氫法。
(5)其他方法
酸性水溶性沉淀法、超濾法等。
三、注射劑的容器與處理
(一)注射劑容器的種類:
按其質地可分為玻璃容器和塑料容器兩類。
分裝劑量不同可分為單劑量裝小容器、多劑量裝容器及大劑量裝容器三種。目前,單劑量裝小容器仍以安瓿為主。
1、單劑量容器:安瓿
2、多劑量容器:
3、大劑量容器:
(二)注射劑容器的質量要求
①應無色透明(需避光的注射劑可用棕色)、潔凈、無污物附著。
②具較高的化學穩定性,不改變藥液的pH值,又不易被藥液腐蝕。
③具有足夠的機械強度,抗沖擊強度,能耐受熱壓滅菌所產生的壓力差,減少生產、貯運中的破損。
④熔點較低,易于熔封。
⑤不得有氣泡、麻點與砂粒。
玻璃容器要達到以上要求,關鍵決定于玻璃的理化性質。而玻璃的理化性質又取決于其化學組成及其熔合情況即玻璃的結構。目前制造安瓿根據組成可分:中性玻璃、含鋇玻璃、含鋯玻璃三種。中性玻璃化學穩定性較好,可作為pH接近中性或弱酸性注射劑的容器;含鋇玻璃的耐堿性能好,可用作堿性較強注射劑的容器;含鋯玻璃系含少量鋯的中性玻璃,具有更高的化學穩定性,耐酸、耐堿性均好。目前國內推廣應用,為今后發展重點的是刻痕色點曲頸易折安瓿。
塑料容器,必須進行相應的穩定性試驗。
(三)安瓿的質量檢查
依據《中國藥典》;
1、物理檢查
①外觀:安瓿的身長、身粗、絲粗、絲全長等符合規定;外觀無歪絲、歪底、色澤、麻點、砂粒、疙瘩、細縫、油污及鐵銹粉色等。
②清潔度:將潔凈烘干的安瓿,灌入合格的注射用水,封口。經檢查合格者用121℃、30分鐘熱壓滅菌,再檢查澄明度應符合規定。
③耐熱性:將洗凈的安瓿,灌注射用水,熔封,熱壓滅菌后檢查安瓿破損率,1~2mL的安瓿不超過l%,5~20mL安瓿不超過2%。
2、化學檢查
①耐酸性:取安瓿110支,洗凈烘干,灌入0.01mol/L鹽酸液至正常裝量,封口,剔除含玻璃屑、纖維及白點等異物的安瓿,置121℃熱壓滅菌30分鐘,取出檢查,全部安瓿均不得有易見的脫片。
②耐堿性:取安瓿220支洗凈,烘干,分別注入0.004%氫氧化鈉溶液至正常裝量,熔封,剔除含有玻璃屑、纖維及白點等異物的安瓿,121℃熱壓滅菌30分鐘,取出檢查,全部安瓿均不得有易見到的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