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執業藥師考試時間為10月26日、27日,你開始復習《中藥學專業知識一》了嗎?這份備考干貨也許能幫到你!233網校精心整理《中藥一》科目每章的歷年真題考點及分值,并將這些重點考點進行了歸納總結,方便大家速記!以下為第二章內容,希望大家認真記憶!免費領取>>新人專享資料包及試聽課程!
第二章 中藥材生產與品質(2017年【4分】,2018年【2分】)
1、考點指引
高頻考點 | 具體考點 | 考察年份 |
中藥材的采收 | 藥材的適宜采收期 | 2017 |
中藥材品種 | 藥材質量的影響因素 | 2018 |
2、考點速記歸納
分類 | 特點 | 應用 |
藥材的適宜采收期 | 雙峰期,即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與產量高峰期基本一致時。 | 秋冬季地上部分枯菱后和春秋植物發芽前或剛露苗時。如莪術、郁金、姜黃、天花粉、山藥等。 |
當有效成分的含量有一顯著的高峰期,而藥用部分的產量變化不大時,此含量高峰期,即為適宜采收期。如三顆針。 | ||
有效成分含量無顯著變化,藥材產量的高峰期應為最適宜采收期。 | 如牡丹皮以3年生者為最佳采收年限。 | |
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與產量不一致時,有效成分總含量最高時期即為適宜采收期。 | 如人參應以6年生者秋季為適宜采收期。 | |
有些藥材除含有效成分外,尚含有毒成分,在確定適宜采收期時應以藥效成分總含量最高、毒性成分含量最低時采集為宜。 | ||
藥材質量的影響因素 |
品種:由于各地用藥習慣、自然條件等不同,使中藥一藥多源、同名異物、同物異名、外形相近藥效不同的現象十分常見。 | 一藥多基原情況普遍存在,《中國藥典》收載的常用中藥不少來源于同屬2,3,4,5或6個種。(如柴胡,大黃,甘草,秦艽,川貝母,石決明) |
栽培:同一種藥材用不同的方法繁殖時,所獲藥材的質量就有一定的差異。 | 如桔梗可用種子繁殖,亦可用芽頭繁殖(現基本淘汰),前者藥材條直、質實、分叉少、質量好,后者藥材根細而扭曲、分叉多、質量較差。 | |
產地:中藥材的生長和分布離不開一定的自然環境,自古推崇的“道地藥材”之所以質優就是這道理。 |
3、真題回顧
【2017年真題】3.莪術藥材的適宜采收期是( )
A.秋冬季地上部分枯菱后
B.春末夏初時節
C.桓物光合作用旺盛期
D.花完全盛開時
E.花冠由黃變紅時
233網校答案:A
解析:莪術、郁金、姜黃、天花粉、山藥宜在秋冬季地上部分枯菱后和春秋植物發芽前或剛露苗時采收。
【2018年真題】3.中藥品種對質量的影響不容忽視,一藥多基原的情況普遍存在,來源于同屬2個種以上的中藥是( )
A.珍珠
B.川貝母
C.青黛
D.葶藶子
E.杜仲
233網校答案:B
解析:同屬2,3,4,5或6個種的如柴胡,大黃,甘草,秦艽,川貝母,石決明。
后續章節歡迎下載APP,免費查看全書精編考點>>
以上內容為233網校原創文章,非授權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備考推薦:2019年執業藥師《中藥學》考點輔導資料| 中藥學口訣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