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為適應工程量清單的報價,根據不同專業定額的特點,按照工程量清單指引中的有關內容編制了相應的電子報價軟件,并開發了具有16位編碼的材料價格網上下載功能。
三、加快制定全省統一的工程造價數據交換標準
隨著《計價規范》在本省的貫徹以及03版計價依據的實施工作的不斷深入,工程造價計價方法已逐漸成為工程計價的主流,我們早已耳熟能詳的建設工程招投標方法難以適應新的工程計價方法的推廣。因此,一場對人們沿用已久的通過紙張作為傳遞媒介進行工程招投標方式的變革已勢在必行。省內有些市已先行一般開始研發基于計算機網絡平臺的建設工程招投標網絡電子交易系統,其中電子評標子系統的開發尤其是招投標管理機構關注的熱點。面對這一新的形勢,我們進行認真分析與思考,形成了正確引導、建立標準、規范開發、實現數據共享、避免重復投資的思路,在上述思路的指導下,我們根據建設數字化浙江的大方針,參考建設部標定司正在起草的“工程造價信息數據標準編制大綱”(征求意見搞),結合本省建筑行業的特點,吸收兄弟省市的成功經驗,在此基礎上起草“浙江省建設行業工程造價數據交換參考標準”,目前這項工作已經啟動,我們堅信這項工作將為快速、合理、公平、公正地進行評標、定標打下良好基礎。
四、加強工程造價專業人員隊伍素質建設
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對不斷提高計價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改善知識結構是個挑戰。由于工程項目的復雜性,影響工程造價的確定和控制的因素較多,如施工環境條件、施工組織設計、合同條款等。另外,由于市場競爭形成價格的機制,也要求工程造價計價人員必須具有一定的經濟理論知識,能夠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和預測市場風險和建筑產品價格的運行機制。
為此,我省以03版計價依據和清單貫徹為契機,在全省各地舉辦了百余次計價依據和清單報價的培訓班,使廣大計價人員通過交底、培訓比較快的掌握了工程量清單報價的內容和方法。此外,我站還組織各專業的技術人員編制完成了工程造價基礎理論、建筑工程、安裝工程和市政工程等計價培訓講義,通過大量的實例和案例使廣大建設工程計價人員進一步加深對工程量清單的掌握和運用。
深化工程計價方式改革,大力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我站將繼續圍繞這個中心,不斷深化改革、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實現建設部領導提出的“《計價規范》作為國家標準頒布后,在2~3年內使建設工程以工程量清單計價占主導地位”的總體目標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