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財務管理:第二章 風險與收益分析
第一節 風險與收益的基本原理
二、資產的風險
從財務管理的角度看,風險就是企業在各項財務活動中, 由于各種難以預料或無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業的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發生背離,從而蒙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
資產的風險,是指資產收益率的不確定性,其大小可用資產收益率的離散程度來衡量。資產收益率的離散程度,是指資產收益率的各種可能結果與預期收益率的偏差。
(一)風險的衡量
衡量風險的指標主要有收益率的方差、標準差和標準離差率等。
標準差和方差都是用絕對指標來衡量資產的風險大小,在預期收益率相同的情況下,標準差或方差越大,則風險越大;標準差或方差越小,則風險也越小。標準差或方差指標衡量的是風險的絕對大小,因而不適用于比較具有不同預期收益率的資產的風險。
3.收益率的標準離差率 (V)
標準離差率,是資產收益率的標準差與期望值之比,
標準離差率 標準離差率是一個相對指標,它表示某資產每單位預期收益中所包含的風險的大小。
一般情況下,標準離差率越大,資產的相對風險越大;相反,標準離差率越小,資產的相對風險越小。標準離差率指標可以用來比較預期收益率不同的資產之間的風險大小。
03年單選.已知甲方案投資收益率的期望值為15%,乙方案投資收益率的期望值為12%,兩個方案都存在投資風險。比較甲、乙兩方案風險大小應采用的指標是( )。
A.方差 B.凈現值 C.標準離差 D.標準離差率
答案:D
注意:上述三個表述資產風險的指標:收益率的方差、標準差和標準離差率 ,都是利用未來收益率發生的概率以及未來收益率的可能值來計算的。
當不知道或者很難估計未來收益率發生的概率以及未來收益率的可能值時,可以利用收益率的歷史數據去近似地估算預期收益率及其標準差。其中,
預期收益率可利用歷史數據的算術平均值法等方法計算,
標準差則可以利用下列統計學中的公式進行估算:
式中,Ri表示樣本數據中各期的收益率的歷史數據;
R是各歷史數據的算術平均;
n表示樣本中歷史數據的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