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
1.下列預算中屬于日常業務預算的是()。
A.經營決策預算
B.制造費用預算
C.現金預算
D.銷售預算
[答案]:BD
[解析]:現金預算屬于財務預算,經營決策預算屬于特種決策預算。
2.關于彈性預算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以業務量、成本和利潤之間的依存關系為依據
B.以預算期可預見的各種業務量水平為基礎
C.克服了定期預算方法的缺點
D.能夠編制適應多種情況的預算
[答案]:ABD
[解析]:彈性預算又稱變動預算或滑動預算,是指為克服固定預算方法的缺點而設計的,以業務量、成本和利潤之間的依存關系為依據,以預算期可預見的各種業務量水平為基礎,編制能夠適應多種情況預算的一種方法。
3.一般來說,編制彈性預算的業務量()。
A.可定在正常生產能力的50%~150%之間
B.可定在正常生產能力的70%~120%之間
C.可以歷史上最高業務量或最低業務量為其上下限
D.可定在歷史上平均業務量的50%~150%之間
[答案]:BC
[解析]:一般來說,編制彈性預算的業務量可定在正常生產能力的70%~120%之間,或以歷史上最高業務量或最低業務量為其上下限。
4.彈性利潤預算的編制方法主要有()。
A.因素法
B.公式法
C.百分比法
D.列表法
[答案]:AC
[解析]:彈性利潤預算的編制方法主要有因素法和百分比法兩種方法。彈性成本預算的具體編制方法包括公式法、列表法和圖示法。
5.增量預算方法的假定條件包括()。
A.現有業務活動是企業必需的
B.原有的各項開支都是合理的
C.需要逐項審議預算期內各項費用的內容及開支標準
D.增加費用預算是值得的
[答案]:ABD
[解析]:增量預算方法的假定條件包括現有業務活動是企業必需的、原有的各項開支都是合理的、增加費用預算是值得的。
6.滾動預算按其預算編制和滾動的時間單位不同可分為()等方式。
A.逐月滾動
B.逐季滾動
C.混合滾動
D.逐年滾動
[答案]:ABC
[解析]:滾動預算按其預算編制和滾動的時間單位不同可分為逐月滾動、逐季滾動和混合滾動三種方式。
7.下列關于本期采購付現金額的計算公式中正確的是()。
A.本期采購付現金額=本期采購金額(含進項稅)-期初應付賬款+期末應付賬款
B.本期采購付現金額=本期采購金額(含進項稅)+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
C.本期采購付現金額=本期采購本期付現部分(含進項稅)+以前期賒購本期付現的部分
D.本期采購付現金額=本期采購金額(含進項稅)+期初應付賬款–期末應付賬款
[答案]:CD
[解析]:本期采購付現金額有兩種計算方法:方法一,本期采購付現金額=本期采購本期付現部分(含進項稅)+以前期賒購本期付現的部分;方法二,本期采購付現金額=本期采購金額(含進項稅)+期初應付賬款–期末應付賬款。
8.應交稅金及附加包括()。
A.應交資源稅
B.預交所得稅
C.印花稅
D.應交消費稅
[答案]:AD
[解析]:應交稅金及附加包括應交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金額,不包括預交所得稅和直接計入管理費用的印花稅。
9.預計利潤表預算編制的基礎有()。
A.銷售預算
B.產品成本預算
C.財務費用預算
D.投資決策預算
[答案]:ABC
[解析]:預計利潤表預算需要在銷售預算、產品成本預算、應交稅金及附加預算、銷售費用預算、管理費用預算和財務費用預算等日常業務預算的基礎上編制。
10.關于編制預算的方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按其業務量基礎的數量特征不同,可分為固定預算方法和彈性預算方法
B.按其出發點的特征不同,可分為定期預算方法與滾動預算方法
C.按其預算期的時間特征不同,可分為定期預算方法和滑動預算方法
D.按其預算期的時間特征不同,可分為靜態預算方法和永續預算方法
[答案]:BCD
[解析]:編制預算的方法按其業務量基礎的數量特征不同,可分為固定預算方法和彈性預算方法,;按其出發點的特征不同,可分為增量預算方法和零基預算方法;按其預算期的時間特征不同,可分為定期預算方法和滾動預算方法,彈性預算又稱變動預算或滑動預算,所以C選項錯誤;固定預算又稱靜態預算,因此D不正確。滾動預算又稱連續預算或永續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