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計算題
1.某公司2006年的現金預算簡表如下:假定企業沒有其他現金收支業務,也沒有其他負債。要求:根據表中資料填寫表中用字母表示的部分。
單位:萬元
項目 |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期初現金余額 |
150 |
|
|
|
本期現金流入 |
5000 |
5200 |
E |
4500 |
本期現金支出 |
A |
5350 |
6000 |
4000 |
現金余缺 |
650 |
C |
(650) |
G |
資金籌措與運用 |
(450) |
100 |
900 |
H |
取得借款 |
|
100 |
900 |
|
歸還借款 |
450 |
|
|
I |
期末現金余額 |
B |
D |
F |
200 |
[答案]:
A=150+5000-650=4500(萬元)
B=650-450=200(萬元)
C=200+5200-5350=50(萬元)
D=50+100=150(萬元)
E=6000-650-150=5200(萬元)
F=-650+900=250(萬元)
G=250+4500-4000=750(萬元)
I=H=750-200=550(萬元)
2.某企業有關預算資料如下:
(1)該企業3~7月份的銷售量分別為10000件、10000件、12000件、12000件、10000件,單價(不含稅)為10元,每月含稅銷售收入中,當月收到現金60%,下月收到現金40%,增值稅稅率為17%。
(2)各月商品采購成本按下一個月不含稅銷售收入的70%計算,所購貨款于當月支付現金50%,下月支付現金50%。
(3)該企業4~6月份的制造費用分別為10000元、11000元、10000元,每月制造費用中包括折舊費5000元。
(4)該企業4月份購置固定資產,需要現金20000元。
(5)該企業在現金不足時,向銀行借款(為1000元的倍數),短期借款利率為6%;現金有多余時,歸還短期借款(為1000元的倍數)。借款在期初,還款在期末,3月末的長期借款余額為20000元,借款年利率12%,短期借款余額為0。假設短期借款歸還本金時支付利息(利隨本清),長期借款每季度末支付利息。
(6)該企業規定的現金余額的額定范圍為7000~8000元,假設該企業消費稅率為8%,城市維護建設稅稅率為7%,教育費附加征收率為3%,其他資料見現金預算。
現 金 預 算
單位:元
月份 |
4 |
5 |
6 |
期初現金余額 |
15000 |
|
|
經營現金收入 |
|
|
|
直接材料采購支出 |
|
|
|
直接工資支出 |
5000 |
5500 |
5500 |
制造費用支出 |
|
|
|
其他付現費用 |
500 |
400 |
6000 |
應交稅金及附加支出 |
|
|
|
預交所得稅 |
|
|
10000 |
購置固定資產 |
20000 |
|
|
現金余缺 |
|
|
|
舉借短期借款 |
|
|
|
歸還短期借款 |
|
|
|
支付借款利息 |
|
|
|
期末現金余額 |
|
|
|
要求:根據以上資料,完成該企業4~6月份現金預算的編制工作。
[答案]:
現金預算
單位:元
月份 |
4 |
5 |
6 |
期初現金余額 |
15000 |
7618 |
7146 |
經營現金收入 |
117000 |
131040 |
140400 |
直接材料采購支出 |
90090 |
98280 |
90090 |
直接工資支出 |
5000 |
5500 |
5500 |
制造費用支出 |
10000–5000=5000 |
11000–5000=6000 |
10000–5000=5000 |
其他付現費用 |
500 |
400 |
6000 |
應交稅金及附加支出 |
11792 |
17292 |
19910 |
預交所得稅 |
|
|
10000 |
購置固定資產 |
20000 |
|
|
現金余缺 |
–382 |
11186 |
11046 |
舉借短期借款 |
8000 |
|
|
歸還短期借款 |
|
4000 |
3000 |
支付借款利息 |
|
40 |
45+600=645 |
期末現金余額 |
7618 |
7146 |
7401 |
[解析]:
經營現金收入的計算:
4月份10000×10×(1+17%)×40%+10000×10×(1+17%)×60%=117000(元)
5月份10000×10×(1+17%)×40%+12000×10×(1+17%)×60%=131040(元)
6月份12000×10×(1+17%)×40%+12000×10×(1+17%)×60%=140400(元)
直接材料采購支出的計算:
4月份10000×10×70%×(1+17%)×50%+12000×10×70%×(1+17%)×50%=90090(元)
5月份12000×10×70%×(1+17%)×50%+12000×10×70%×(1+17%)×50%=98280(元)
6月份12000×10×70%×(1+17%)×50%+10000×10×70%×(1+17%)×50%=90090(元)
應交稅金及附加的計算:
(1)應交增值稅
4月份10000×10×17%–12000×10×70%×17%=2720(元)
5月份12000×10×17%–12000×10×70%×17%=6120(元)
6月份12000×10×17%–10000×10×70%×17%=8500(元)
(2)應交消費稅
4月份10000×10×8%=8000(元)
5月份12000×10×8%=9600(元)
6月份12000×10×8%=9600(元)
(3)銷售稅金及附加
4月份8000+(2720+8000)×10%=9072(元)
5月份9600+(6120+9600)×10%=11172(元)
6月份9600+(8500+9600)×10%=11410(元)
(4)應交稅金及附加
4月份2720+9072=11792(元)
5月份6120+11172=17292(元)
6月份8500+11410=199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