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知識串聯階段:3月1日-4月15日
要求:把煎教材相關內容整合為一個大的部分,教材整體分為幾個大的部分,每個部分安排一周的時間進行詳細訓練,基本上注意知識的前后關聯性,在學習相關章節中相互促進,融會貫通。
1、金融資產可以結合投資性房地產,這都涉及到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
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是新準則新增加的內容,首先是對于公允價值的理解。所謂公允價值首先是要求該項資產或者是同類資產應該存在活躍的交易市場,公允價值能夠可靠的獲得。然后就是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在初試確認、持有期間和最終處置的處理都會有共通的地方,比如在最后處置的時候,不管中間的公允價值變動是計入到“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還是“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最終處置的時候這些累計余額都是要轉出到當期損益賬戶,這樣處理的理由在于公允價值會計處理和稅法處理是不一樣的,實際上屬于暫時性差異,因此多出一個確認損益的步驟在于轉回這個暫時性差異,這個又和所得稅有相關,可見知識的關聯性還是很大的。
2、資產減值章節可以涉及一下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等的處理。
資產減值一章中涉及到的都是減值無法轉回的長期性資產,這些資產都會涉及到一個可收回金額的問題:公允價值扣除處置費用和未來現金流量現值兩者中的高者。這個處理基本上可以結合一下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相關處理,這是個串聯的線索;另外的線索就是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兩者處理有很多值得比較記憶的情況:比如折舊和攤銷的起止時間問題,計提減值以后折舊和攤銷的計提原則問題,后續費用是否資本化也需要注意:固定資產存在后續費用資本化的處理,無形資產是不存在的。另外特別注意的是固定資產有很多折舊方法,無形資產似乎只有一種,啟示認識是不對的,無形資產如果能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應該按照現金流量的特點來選擇攤銷方法,直線法攤銷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當然應試來說,掌握直線法就可以了。
3、長期股權投資可以涉及合并報表章節,這都是比較大的項目。
長期股權投資涉及到了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與后續計量,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和合并報表,合并報表中需要重點掌握的就是長期股權投資的合并抵銷分錄,實際上長期股權投資合并抵銷分錄的基礎就是權益法的處理方法,只要掌握了權益法的處理精髓,那么黑那個報表中的追溯調整分錄就一點難度也沒有,至于抵銷分錄本身就是固定的分錄,按照固定格式寫上以后抄數字就可以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合并報表的集團角度思維和子母公司個體角度思維的轉換,從集團角度來說,母子公司之間相互持有對方的股票,之后確認損益本質上并不影響集團的損益,因此這部分多確認的損益就因該在集團的角度上抵銷掉,而合并抵銷的主要思想就是權益法的概念,因此掌握合并抵銷分錄的關鍵在于掌握權益法的處理實質。
4、非貨幣性資產:)和債務重組都是涉及到非貨幣性交易的處理。
非貨幣性資產:)之所以和債務重組有關系,主要是債務重組中涉及到的非貨幣性資產相關損益的確認和具有商業實質的非貨幣性資產:)是共通的,直觀上看非貨幣性資產:)和債務重組似乎是差不多的,實際上是有差別的:債務重組其實就是貨幣性資產:),因為應收賬款屬于是貨幣性資產。之所以這樣比較是出于對非貨幣性資產:)的進一步鞏固認識。
5、負債和借款費用一章可以結合起來,比如發行債券的資本化處理等等。
負債一掌中需要重點掌握的是債券的發行處理,包括一般債券和可轉換公司債券,而債券的這個處理又直接和借款費用中發行債券這種情況一致。如果借款費用涉及到發行債券的,還涉及到輔助費用的,按照新準則的處理方法,輔助費用也是要隨同資本化,至于資本化的方法是隨著債券的利息調整的攤銷而攤銷。因為債券中涉及到了一個實際利率的概念,那么在借款費用攤銷中需要注意的也是一個實際利率的問題,如果債券是作為一般借款存在的,當存在其他一般借款的時候,資本化率公式中萼分子部分是實際的利息費用,而不是票面利息。
6、收入費用和利潤和或有事項和日后事項處理可以結合,涉及的知識點收入處理,日后退回,未決訴訟等等。
收入費用一章會涉及到未決訴訟、應收賬款、還會涉及到銷售退回,如果這些事項是發生在日后期間的,那么就成了日后跳針事項了,如果掌握了收入費用等的會計處理,那么日后事項中的追溯調整處理也將是很簡單的事情。另外或有事項問題也一般是由于銷售等原因導致的訴訟等等。那么其實把收入和費用等內容稍微延伸一下就成了或有事項和日后事項的處理了,復習的時候自己可以設定一些情況,重點還是掌握基本的收入確認和費用成本確認等會計處理。比如比較澳重要的一個收入事項:售后回購,從會計上說是不確認收入的,如果會計上確認收入了,那么需要確認收入和成本,需要攤銷財務費用,如果是在日后期間發現了,這個會計差錯就需要追溯調整:調整收入和成本,調整對于所得稅的影響,其實對所得稅影響上主要是財務費用部分,因為產品稅法上是缺人呢收入的,那么會計差錯更正了不調整所得稅;但是財務費用部分稅法上不允許扣除了,而會計上實際扣除了,那么就需要納稅調增處理了,調整所得稅。這個處理實際上就是對于會計和稅法處理兩種方法的綜合考察,考生要是不對基本的處理加以體會的話,日后事項中涉及售后回購的情況就是一個大問題了。
7、所得稅處理中關鍵是遞延所得稅的處理,這個處理可以把教材中涉及到的遞延所得稅處理串聯一下。
所得稅處理是貫穿全書的精髓,比如公允價值其實屬于暫時性差異,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減值等都會涉及到遞延所得稅問題;政策變更等也會涉及:比如投資性房地產由成本模式轉換為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對于期初留存收益的調整就是暫時性差異的產生,什么時候轉回呢?該項資產處置后可以轉回。這里稅法上其實強調的還是一個實際實現的萼問題:不管公允價值如何變動,如果資產沒有變現,這部分收益永遠不會屬于企業,不會真正變成實實在在的收益,那么稅法秉承的這個原則其實就和會計處理形成了差異,那么暫時性差異就產生了。另外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的就是銷售一章:售后回購和分期收款銷售問題,這些都是會計和稅法存在差異的處理事項,平常在學習的時候就需要前后貫穿一下,多考慮一步:如果考慮所得稅影響應該怎么做分錄。
8、關于外幣折算單獨作為一章。
外幣折算一章本身可以單獨作為一章,重點是其中各個計算的匯率選擇,這個主要是自己記憶一下就可以了。
(二)模擬題訓練階段:4月16日-5月16日
基本上一個科目要安排至少一個月的訓練,因為考試不光是考察是否掌握了,更重要的是能否在較短的時間內解決問題,希望大家多多做一些聯系,提高自己的熟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