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五 技術評價
- 技術評價概述
|
技術評價 |
概念 |
也稱技術評估,是對某種技術可能帶來的社會影響進行定性定量的全面研究,從而對其利弊得失作出綜合評價的技術 |
目的 |
為技術選擇和決策提供依據 |
內容 |
(1)從縱向劃分,有企業級、國家級和全球性問題評估 |
原則
|
(1)系統性原則 |
續表
|
技術評價 |
方法
|
按是否定量劃分,可分為三類: |
【例12·多選題】在進行技術評估時必須注意的原則有( )。
A.分散性原則
B.系統性原則
C.需要性原則
D.預測性原則
E.可行性原則
【答案】BCDE
【解析】本題考查進行技術評估時必須注意的原則。在進行技術評估時必須注意下列原則:系統性原則、需要性原則、預測性原則、可行性原則、動態性原則。
(二)技術方面的評價
評價 |
方法/指標 |
相關知識 |
|
評分法 |
可得出半定量的結果 |
先進性 |
等級法 |
在比較各主要指標后,將被評價技術定位于某一等級,從而得到技術水平的大致概念 |
評價 |
年代法 |
通過與國際技術水平比較,以技術的年代標志代表其水平.這是一種更粗略的劃分 |
|
技術自給能力 |
以企業擁有的可直接用于被評價技術的支撐、配套的專利技術數和專有技術數占引進的數量之比表示 |
對同類技術的改進 |
用經驗評分法評價 | |
可接受 |
設備水平與數量 |
(1)設備的技術水平 |
性評價
|
人員數量與素質 |
(1)工程技術人員數量一素質指數=工程技術人員數量加權值/職工總人數 |
人員自給能力 |
用企業現有工程技術人員及技術工人的數量一素質指數與需引進補充的相應人員的數量一素質指數之比表示 | |
達產率與達產時間 |
| |
|
專利和專有 |
(1)停用或報廢率 |
技術繼承 |
技術人員(含工 |
(1)改行或再教育率 |
設備的繼承性 |
(1)停用或報廢率 |
【例13·單選題】在比較各主要指標后,將被評價技術定位于國際領先水平。這種技術先進性評價方法稱為( )。
A.評分法
B.等級法
C.年代法
D.定性法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技術先進性的評價方法。等級法即在比較各主要指標后,將被評價技術定位于某一等級,從而得到技術水平的大致概念,按等級可做出如下劃分:國際領先、國際先進、國內領先、國內先進、國內一般、國內落后。
(三)經濟方面的評價
【例14·多選題】對技術進行經濟方面的評價時,下列屬于財務效益評價的有( )。
A.資金占用
B.投資收益率
C.凈現值
D.技術能力提高
E.市場應變能力提高
【答案】ABC
【解析】本題考查技術在經濟方面的財務效益評價。選項DE屬于經濟方面的戰略效益評價。
(四)社會方面的評價
評價 |
指標 |
就業效果 |
(1)直接就業人數 |
環境效果 |
污染強度 |
基礎設施利用效果 |
占用基礎設施的產出效益比 |
技術擴散效果 |
(1)直接擴散效果 |
【 例15·多選題】技術的社會效益可以從( )方面來評價。
A.就業
B.環境
C.基礎設施利用
D.技術擴散
E.設備數量
【答案】ABCD
【解析】本題考查技術在社會方面的評價。技術的社會效益可以從就業、環境、基礎設施利用、技術擴散等方面來評價。
(五)風險方面的評價
【例16·單選題】下列屬于技術風險評價模型的是( )。
A.凱恩斯模型
B.安索夫模型
C.Gompertz模型
D.Pearl模型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技術的風險評價模型。技術的風險評價可借助一些風險評價模型進行分析,包括帕西菲柯模型和安索夫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