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工商管理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 考試真題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D
【解析】本題考查企業戰略的層次。企業戰略一般分為三個層次:企業總體戰略、企業業務戰略和企業職能戰略。其中企業職能戰略是為實現企業總體戰略而對企業內部的各項關鍵的職能活動作出的統籌安排,是為貫徹、實施和支持總體戰略與業務戰略而在特定的職能領域內制定的實施戰略,包括生產制造戰略、市場營銷戰略,財務管理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戰略和研究與開發戰略等。本題中積極實施市場營銷戰略屬于企業職能戰略。所以選D。
2.C
【解析】本題考查企業戰略管理的相關內容。選項AB考查的是基本任務和最高任務,表述都是正確的。選項C,企業戰略管理的主體是企業管理者,所以選項C的表述錯誤。選項D,企業戰略管理是動態的過程,而不是靜止的狀態,其動態性通過目標和路徑的不斷演化及質疑、探索、求解循環體現出來。
3.B
【解析】本題考查企業外部環境分析的方法。企業外部環境分析主要包括宏觀環境分析和行業環境分析,其中通常采用PEST分析方法對企業外部的宏觀環境進行戰略分析。而行業環境分析的方法主要有行業生命周期分析、行業競爭結構分析、戰略群體分析。選項A價值鏈分析和選項D波士頓矩陣分析屬于企業內部環境分析方法。選項C杜邦分析法屬于戰略控制方法。所以選B。
4.C
【解析】本題考查企業核心競爭力分析的相關內容。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關系競爭力、資源競爭力、能力競爭力。其中資源競爭力是指企業所擁有的或者可以獲得的各種“資源”,包括外部資源和內部資源。如人力資源、原材料資源、土地資源、技術資源等。題干中主要體現的是人力資源,所以選C。
5.B
【解析】本題考查價值鏈的要素。企業價值鏈由主體活動和輔助活動構成。主體活動是指企業生產經營的實質性活動,一般分為原料供應、生產加工、成品儲運、市場營銷和售后服務等五種活動,這些活動是企業基本的價值增值活動,又稱為基本活動。輔助活動是指用以支持主體活動而且內部之間又相互支持的活動,包括采購、技術開發、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基礎職能管理。選項ACD屬于主體活動。所以選B。
6.C
【解析】本題考查契約式戰略聯盟的形式。契約式戰略聯盟的形式有技術開發與研究聯盟、產品聯盟、營銷聯盟和產業協調聯盟。其中營銷聯盟可以通過聯盟伙伴的分銷系統增加銷售,從而繞過各種貿易壁壘,迅速開拓市場,贏得顧客,其具體形式包括特許經營、連鎖加盟、品牌營銷、銷售渠道共享等。該題中企業是通過特許經營建立的戰略聯盟,所以應屬于營銷聯盟,所以選C。
7.D
【解析】本題考查企業經營決策的概念和要素。選項ABD屬于經營決策的要素內容。選項C屬于經營決策的概念內容。決策目標的確立是科學決策的起點,所以選項D錯誤。
8.D
【解析】本題考查股東的法律地位。我國《公司法》規定,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9.B
【解析】本題考查國有獨資公司的權力機構。國有獨資公司的合并、解散、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和發行公司債券,必須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決定。
10.A
【解析】本題考查董事會的決議方式。董事會決議的表決實行兩個原則:“一人一票”原則、多數通過原則,即“董事數額多數決”。
11.C
【解析】本題考查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的任期。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的任期由公司章程規定,但每屆任期不得超過3年。
12.B
【解析】本題考查經理的選任與解聘。公司經理的選任和解聘均由董事會決定。
13.C
【解析】本題考查監事會的組成。我國公司法規定,公司監事會中職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
14.A
【解析】本題考查股份有限公司的監事會。我國公司法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會議每6個月至少召開一次。
15.C
【解析】本題考查無需求的概念。無需求是指顧客對為其設計、提供的產品漠不關心,認為可有可無的需求狀態。這種狀態產生的原因有人們不了解產品;不習慣使用這種產品;認為過去沒有這種東西沒覺得不好,現在有了這種產品也沒感覺有太大變化。
16.A
【解析】本題考查市場營銷宏觀環境中的技術環境。技術是一種“創造性的毀滅力量”,互聯網技術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習慣,這屬于技術環境。
17.C
【解析】本題考查消費者市場細分的主要變量。行為變量是按照消費者購買時機、追求的利益、使用狀況等行為變量來細分消費者市場。“去屑、柔順發質、自然定型、黑亮型”可以體現出消費者的不同購買動機,所以屬于心理變量。
18.D
【解析】本題考查集中性營銷策略的概念。集中性營銷策略是指企業在市場細分的基礎上,選擇一個或幾個細分市場作為目標市場,制訂營銷組合方案,實行專業化經營,把企業有限的資源集中使用,在較小的目標市場上擁有較大的市場占有率。
19.A
【解析】本題考查市場定位的相關知識。市場定位是指企業根據競爭者現有產品在市場上所處的位置,針對該產品某種特征或屬性的重要程度,塑造出本企業產品與眾不同的個性或形象,并把這種形象傳遞給消費者,從而使該產品在目標市場上確定適當的位置。所以選項A錯誤。
20.B
【解析】本題考查產品生命周期中成長期的特征。產品進入成長期,產品試銷成功后,在市場營銷中處于發展上升的階段,此時的特征有:銷售量迅速增加,成本降低,促銷費用相對減少,利潤迅速上升并達到最高峰。
21.B
【解析】本題考查促銷組合策略中的拉引策略。拉引策略即生產商為喚起顧客的需求,主要利用廣告與公共關系等手段,極力向消費者介紹產品及企業,使他們產生興趣,吸引、誘導他們來購買。
22.C
【解析】本題考查設計生產能力的概念。設計生產能力是指企業在搞基本建設時,在設計任務書和技術文件中所寫明的生產能力。
23.D
【解析】本題考查設備組的生產能力。設備組的生產能力=單位設備有效工作時間×設備數量×產量定額=15×10×20=3000(臺)。
24.A
【解析】本題考查大批大量生產企業的期量標準。大批大量生產企業的期量標準有節拍或節奏、流水線的標準工作指示圖表、在制品定額等。
25.B
【解析】本題考查生產作業計劃的編制方法。生產作業計劃的編制方法有在制品定額法、提前期法(又稱累計編號法)、生產周期法。選項A適合于大批大量生產類型企業,選項B適用于成批生產類型企業,選項C適用于單件小批生產類型企業。
26.C
【解析】本題考查提前期法的相關計算。機械加工車間的出產累計號一最后車間出產累計號+機械加工車間的出產提前期×最后車間平均日產量=1000+50×10=1500(號)。
27.B
【解析】本題考查生產控制的概念。生產控制是指為保證生產計劃目標的實現,按照生產計劃的要求,對企業的生產活動全過程的檢查、監督、分析偏差和合理調節的系列活動。
28.A
【解析】本題考查企業資源計劃的內容。企業資源計劃主要包括生產控制模塊、物流管理模塊、財務管理模塊、人力資源管理模塊。其中生產控制模塊是企業資源計劃(ERP)的核心模塊。
29.B
【解析】本題考查豐田式生產管理思想中的準時化。準時化(JIT)本質上是一個拉動式生產系統。
30.C
【解析】本題考查包裝用輔助材料——黏合劑、黏合帶、捆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