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金融創新與發展
第一節 金融創新
一、金融創新概述
(一)金融創新的涵義(掌握廣義和狹義的涵義)
1、狹義的金融創新指金融工具的創新
2、廣義的金融創新包括金融工具、金融機構、金融市場以及金融制度的創新。
(二)金融創新的理論(掌握各流派的基本觀點)
1、西爾伯的約束誘致假說
金融創新是金融機構為追求利潤最大化,減輕外部金融壓制而采取的自為行為。
金融壓制:1、外部的2、內部的
2、凱恩的“自由——管制”博弈理論
金融創新是相互獨立的經濟力量與政治力量不斷斗爭的過程和結果。
是金融機構對政府管制所造成的利潤下降和經營不利等局面做出反應——規避管制。認為金融創新是“管制——創新——再管制——再創新” 的動態過程。
3、制度學派的金融創新理論
認為金融創新是一種與經濟制度相互影響、相互因果的制度變革。在管制嚴格的計劃經濟體制和純粹的自由市場經濟體制下,都不可能金融創新。金融創新只能發生在受管制的市場經濟中,而且政府的管制和干預本身就是一種創新。
4、金融創新交易成本理論
金融創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而且金融創新實際上是對科技進步導致的交易成本降低的直接反應。
二、金融創新的背景與動因
(一)金融創新的經濟背景(掌握)
1、歐洲貨幣市場的興起
歐洲貨市場出現本身就為了逃避管制的創新產物。
2、國際貨幣體系的改變
3、石油危機與石油美元的回流
4、國際債務危機
出現大量處置債務的創新品種,如債轉股、債務轉債券等。
(二)金融創新的直接動因(掌握標題)
1、金融管制的放松
2、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3、追求利潤的最大化
4、科學技術的進步
[2007多選] 金融創新的經濟背景包括歐洲貨幣市場的興起以及(BDE)。
A.西方國家經濟波動加大
B.國際貨幣體系的改變
C.國際經濟一體化
D.石油危機與石油美元回流
E.國際債務危機
三、金融創新的主要內容(掌握)
金融創新按創新主體分:市場主導型和政府主導型;按動因分:逃避管制型 、規避風險型、技術推動型和理財型;按創新的內容分,可以分為制度創新、業務創新、工具創新。
(一)金融制度的創新
1、分業管理制度的改變
由分業向混業轉變
2、對商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實施不同管理制度的改變
放松對商銀行的監管
3、金融市場準入制度趨向國民待遇
(二)金融業務的創新
1、負債業務的創新
(1)改造傳統業務,創設與拓展新型存款方式
存款工具多樣化
存款證券化——CD
存款業務操作電子化
存款結構變化
(2)商業銀行賬戶的創新
可轉讓支付命令(NOW)、超級可轉讓支付命令(Super NOW)、電話轉賬服務與自動轉賬服務(ATS)、貨幣市場互助金賬戶、定活兩便存款賬戶(TDA)等。
(3)擴大借入款的范圍與用途
總而言之,負債業務創新的最終目的是擴大商業銀行原始存款的資金來源。
[2005單選]下列屬于商業銀行負債業務創新的項目是(C)。
A.回購協議
B.備用信用證
C.可轉讓支付命令賬戶
D.金融期權
[2008單選] 商業銀行負債業務創新的最終目的是創造(A)。
A.低成本的存款來源
B.存款賬戶的靈活性
C.存款的獲利能力
D.更多的派生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