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推薦:2010年中級經濟師考試金融輔導: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匯總
第一節 通貨膨脹概述
考試內容:
通貨膨脹的涵義,通貨膨脹的類型。
通貨膨脹的產生原因。
通貨膨脹的涵義
通貨膨脹的類型
理論分析
通貨膨脹的成因
現實分析
一、通貨膨脹的涵義
通貨膨脹是價值符號流通條件下的特有現象。
盡管西方經濟學家的說法多種多樣,但關于通貨膨脹的定義有兩點是共同的:一是有效需求大于有效供給;二是物價持續上漲。
馬克思主義貨幣理論中關于通貨膨脹性質問題的定義,是同紙幣的流通及其規律聯系在一起的。所謂通貨膨脹,是指在紙幣流通的條件下,由于紙幣的發行量超過商品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必要量,從而引起的貨幣貶值、一般物價水平上漲的經濟現象。
無論是西方經濟學還是馬克思主義貨幣理論,均把通貨膨脹與物價上漲聯系在一起,將物價上漲作為通貨膨脹的基本標志。因此,被大家普遍接受的通貨膨脹定義是:通貨膨脹是在一定時間內一般物價水平的持續上漲的現象。對于這個定義的理解應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第一,通貨膨脹所指的物價上漲并非個別商品或勞務價格的上漲,而是指一般物價水平,即全部物品及勞務的加權平均價格的上漲。在非市場經濟中,通貨膨脹則表現為商品短缺、憑票供應、持幣待購以及強制儲蓄等形式。
第二,在通貨膨脹中,一般物價水平的上漲是一定時間內的持續的上漲,而不是一次性的、暫時性的上漲。部分商品因季節性或自然災害等原因引起的物價上漲和經濟蕭條后恢復時期的商品價格正常上漲都不能叫做通貨膨脹。
第三,通貨膨脹所指的物價上漲必須超過一定的幅度。但這個幅度該如何界定,各國又有不同的標準,一般說來物價上漲的幅度在2%以內都不被當做通貨膨脹,有些觀點則認為只有物價上漲幅度超過5%才叫做通貨膨脹。
【例題1,單選題】通貨膨脹的基本標志是( )。
A.出口增長 B.物價上漲 C.投資膨脹 D.消費膨脹
答案:B
【例題2,單選題】通貨膨脹作為一種經常性現象,是出現在( )。
A.信用貨幣制度下 B.實物貨幣制度下
C.銀本位制度下 D.金本位制度下
答案:A
【例題3,多選題】下面哪種物價上漲現象不屬于通貨膨脹( )。
A.一次性的大漲
B.暫時性的大漲
C.季節性的上漲
D.一般商品的持續上漲
E.一般勞務的持續上漲
答案:ABC
二、通貨膨脹的類型
(一)爬行式、溫和式、奔騰式與惡性通貨膨脹
【按通貨膨脹的程度】,通貨膨脹分為爬行式、溫和式、奔騰式和惡性通貨膨脹四種。
爬行式通貨膨脹是指價格總水平上漲的年率不超過2%一3%,并且在經濟生活中沒有形成通貨膨脹的預期。
溫和式通貨膨脹是價格總水平上漲比爬行式高,但又不是很快,具體百分比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
奔騰式通貨膨脹是物價總水平上漲率在2位數以上,且發展速度很快。
惡性通貨膨脹或稱超級通貨膨脹是物價上升特別猛烈,且呈加速趨勢。此時,貨幣已完全喪失了價值貯藏功能,部分地喪失了交易媒介功能,成為“燙土豆”,持有者都設法盡快將其花費出去。當局如不采取斷然措施,貨幣制度將完全崩潰。(三毛流浪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