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恩斯用流動性偏好解釋人們持有貨幣的需求。
凱恩斯認為,人們的貨幣需求行為是由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等三種動機決定的。
凱恩斯主義把可用于儲蓄財富的資產分為貨幣與債券,把人們持有貨幣的三個動機劃分為兩類需求。一是消費動機與預防動機構成對消費品的需求,人們對消費品的需求取決于“邊際消費傾向”,即消費增量占收入增量的比率;二是投機動機構成對投資品的需求,人們對投資品的需求取決于“資本邊際效率”,而“資本邊際效率”主要由利率水平決定。
凱恩斯主義提出了自己的貨幣需求函數(shù):

由于利息是人們在一定時期放棄手中貨幣流動性的報酬,所以利率不能過低,否則人們寧愿持有貨幣而不再儲蓄,這種情況被稱為“流動性偏好陷阱”。
此時,由投機動機引起的貨幣需求量將是無限的。
【例題1·單選題】凱恩斯認為,投機性貨幣需求受未來( )。
A.利率水平影響
B.收入不穩(wěn)定性影響
C.證券行市不穩(wěn)定影響
D.國家政策的影響
【答案】A
【解析】凱恩斯認為投機動機構成對投資品的需求,主要由利率水平決定:利率低,人們對貨幣的需求量大;利率高,人們對貨幣的需求量小。故此,選A。
【例題2·多選題】(2011真題)根據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人們持有貨幣的動機包括( )。
A.預防動機
B.保薦動機
C.交易動機
D.投機動機
E.避險動機
【答案】ACD
【解析】本題考查凱恩斯貨幣需求函數(shù)的相關理論。凱恩斯認為,人們的貨幣需求行為是由交易動機、預防動機、投機動機三種動機決定的。
【例題3·多選題】凱恩斯把人們持有貨幣的三個動機劃分為兩類需求,即( )。
A.對消費品的需求
B.對投資品的需求
C.對奢侈品的需求
D.對保險品的需求
E.對資本品的需求
【答案】AB
【解析】凱恩斯主義把人們持有貨幣的三個動機劃分為兩類需求:一是消費動機與預防動機構成對消費品的需求;二是投機動機構成對投資品的需求。故此,選AB。
【例題4·單選題】(2011真題)凱恩斯認為,當利率極低時,投機動機引起的貨幣需求量是無限的,并將這種現(xiàn)象稱為( )。
A.現(xiàn)金偏好
B.貨幣幻覺
C.流動性過剩
D.流動性偏好陷阱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凱恩斯貨幣需求函數(shù)相關理論。凱恩斯認為,在利率極高時,投機動機引起的貨幣需求量等于零,而當利率極低時,投機動機引起的貨幣需求量將是無限的。也就是說,由于利息是人們在一定時期放棄手中貨幣流動性的報酬,所以利率不能過低,否則人們寧愿持有貨幣而不再儲蓄,這種情況被稱為“流動性偏好陷阱”。
(四)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函數(shù)
1.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函數(shù)
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函數(shù)吸收了劍橋方程和凱恩斯主義的思想,被譽為當代貨幣主義。
影響貨幣流通速度的因素是相當復雜的,人們的資產選擇范圍非常廣泛。
基于上述認識,弗里德曼提出了自己的貨幣需求函數(shù)模型:

式中







2.影響貨幣需求量的因素分析
弗里德曼不僅關心名義貨幣需求量,而且特別關心實際貨幣需求量。在影響貨幣需求量的諸多因素中,弗里德曼把它們劃分為三組。
第一組,恒常收入Yp和財富結構W。第一組因素與貨幣需求量呈同方向變化。
第二組,各種資產的預期收益和機會成本。它包括




第三組,各種隨機變量u。它包括社會富裕程度,取得信貸的難易程度,社會支付體系的狀況等等。
3.弗里德曼貨幣需求函數(shù)與凱恩斯的貨幣需求函數(shù)的差別,主要表現(xiàn)在:
(1)二者強調的側重點不同。 凱恩斯的貨幣需求函數(shù)非常重視利率的主導作用。凱恩斯認為,利率的變動直接影響就業(yè)和國民收入的變動,最終必然影響貨幣需求量。而弗里德曼則強調恒常收入對貨幣需求量的重要影響,認為利率對貨幣需求量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
(2)由于上述分歧,導致凱恩斯主義與貨幣主義在貨幣政策傳導變量(貨幣政策工具)的選擇上產生分歧。 凱恩斯主義認為應是利率,貨幣主義堅持是貨幣供應量。
(3)凱恩斯認為貨幣需求量受未來利率不確定性的影響,因而不穩(wěn)定,貨幣政策應“相機行事”。而弗里德曼認為,貨幣需求量是穩(wěn)定的,可以預測的,因而“單一規(guī)則”可行。
【例題1·單選題】弗里德曼認為,貨幣需求量是穩(wěn)定的,可以預測的,因此,貨幣政策應( )。
A.“相機行事”
B.重在調整利率
C.實行“單一規(guī)則”
D.“走走停停”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弗里德曼需求函數(shù)的相關理論。弗里德曼認為,貨幣需求量是穩(wěn)定的,可以預測的,因此,“單一規(guī)則”可行。
【例題2·多選題】弗里德曼把影響貨幣需求量的諸因素劃分為以下幾組( )。
A.各種金融資產
B.恒常收入與財富結構
C.各種資產預期收益和機會成本
D.各種隨機變量
E.各種有價證券
【答案】BCD
【解析】在影響貨幣需求量的諸多因素中,弗里德曼把它們劃分為三組:第一組,恒常收入Yp和財富結構W;第二組,各種資產的預期收益和機會成本;第三組,各種隨機變量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