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
1. 由股票和債券構成并追求股息收入和債息收入的證券組合屬于()。B
A、增長型組合
B、收入型組合
C、平衡型組合
D、指數型組合
2. 收入型證券組合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證券組合,它追求()。D
A、資本利得
B、資本收益
C、資本升值
D、基本收益
3. 在馬柯威茨均值方差模型中,由一種無風險證券和一種風險證券構建的證券組合的可行域是均值標準差平面上的()。C
A、一個區域
B、一條折線
C、一條直線
D、一條光滑的曲線
4. 確定證券投資政策涉及到:()。A
A.決定投資收益目標、投資資金的規模、投資對象以及采取的投資策略和措施
B.對投資過程所確定的金融資產類型中個別證券或證券群的具體特征進行考察分析
C.確定具體的投資資產和投資者的資金對各種資產的投資比例
D.投資組合的修正和投資組合的業績評估
5. 組建證券投資組合時,個別證券選擇上是指()。B
A.預測和比較各種不同類型證券的價格走勢,從中選擇具有投資價值的股票
B.預測個別證券的價格走勢及其波動情況
C.對個別證券的基本面進行研判
D.分階段購買或出售某種證券
6. 由證券A和證券B建立的證券組合一定位于()。C
A.連接A和B的直線或者曲線上并介于A、B之間
B.A和B的結合線的延長線上
C.連接A和B的直線或者彎曲的曲線上
D.連接A和B的直線或任一彎曲的曲線上
7. 下列哪一項的出現標志著現代證券組合理論的開端()D
A.《證券投資組合原理》B.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C.單一指數模型D.《證券組合選擇》
8. 一般地,認為證券市場是有效市場的機構投資者傾向于選擇:()。C
A.收入型證券組合B.平衡型證券組合
C.市場指數型證券組合D.有效型證券組合
9. 某一證券組合的目標是風險最小、收入穩定、價格穩定。我們可以判斷這種證券組合屬于:()。C
A.防御型證券組合B.平衡型證券組合
C.收入型證券組合D.增長型證券組合
10.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切點組合T不包含無風險證券
B.切點組合T包含無風險證券B
C.切點組合T就是市場組合
D.切點組合T是最優風險組合
多項選擇:
1. 理性的證券投資過程通常包括下列哪幾個基本步驟:()。ABCDE
A.確定證券投資政策B.進行證券投資分析
C.組建證券投資組合D.投資組合的修正
E.投資組合業績評估
2. 在組建證券投資組合時,投資者需要注意()。BCE
A.證券的價位B.個別證券的選擇
C.投資時機的選擇D.證券的業績
E.投資多元化
3. 增長型證券組合的投資目標()。BC
A.追求股息和債息收入
B.追求未來價格變化帶來的價差收益
C.追求資本利得
D.追求基本收益
E.追求股息收益、債息收益以及資本增值
4. 現代資產組合理論包括:()。ABCD
A.馬柯威茨的均值方差模型B.因素模型
C.資本資產定價模型D.套利定價模型
E.資本資產保值定價模型
5. 在均值方差模型中,如果不允許賣空,由兩種風險證券構建的證券組合的可行域()。BCD
A.可能是均值標準差平面上一個無限區域
B.可能是均值標準差平面上一條折線段
C.可能是均值標準差平面上一條直線段
D.可能是均值標準差平面上一條光滑的曲線段
E.是均值標準差平面上一個三角形區域
6. 對一個追求收益而又厭惡風險的投資者來說,()。BC
A.他的偏好無差異曲線可能是一條水平直線
B.他的偏好無差異曲線可能是一條垂直線
C.他的偏好無差異曲線可能是一條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
D.偏好無差異曲線位置高低的不同能夠反映該投資者與其他投資者的偏好差異
E.他的偏好無差異曲線之間互不相交
7. 如果以組合的投資目標為標準對證券組合進行分類,那么,常見的證券組合類型包括:()。ADE
A.增長型B.指數化型
C.被動管理型D.貨幣市場型
E.國際型
8. 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D
A.資本市場線方程用于有效組合的定價
B.資本市場線方程用于任意組合的定價
C.證券市場線方程用于有效組合的定價
D.證券市場線方程用于任意組合的定價
判斷:
1. 當市場達到均衡時,所有證券或證券組合的每單位系統風險補償相等。(Ö)
2. 投資者在構建證券組合時應考慮股息收入和利息收入的穩定性。(Ö)
3. 投資者的偏好無差異曲線隨風險水平的增加越來越陡。(×)
4. 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假設下,市場對證券或證券組合的總風險提供風險補償。(×)
解釋:只對系統風險提鉤補償。
5. 偏好無差異曲線位置高低的不同能夠反映不同投資者在風險偏好個性上的差異。(×)
6. 市場組合是其成員證券的投資比例與整個市場相對市值比例一致的證券組合。(×)
解釋:另外還有一個條件,由所有風險證券組成
7. 同一投資者的偏好無差異曲線不可能相交。(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