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證券從業資格考試證券投資分析考點速記第一章(證券投資分析概述)包括:證券投資分析的含義及目標、證券投資分析理論的發展與演化、證券投資的主要分析方法、證券投資策略、證券投資分析的信息來源。
【考點二】證券投資分析理論的發展與演化
一、證券投資分析理論
證券投資分析理論是圍繞證券價格變化特征、證券估值、證券投資收益預測和風險控制而發展起來的一套理論體系。
二、早期的投資理論
早期的投資理論涉及的主要人物包括:
1.被稱為“會計學之父”的是意大利數學家盧卡·帕喬利。
2.第一次編制了“生命表”,對死亡率與人口壽命做了分析的是英國統計學家約翰·格蘭特。
3.提出了“代表性個人”的概念的是“近代統計學之父”凱特勒。
4.提出最小可覺差與標準刺激之比為常數的所謂“韋伯定律”的是德國心理學家韋伯。
5.提出心理感受與刺激之比為常數的所謂“費希納定律”的是費希納。
6.提出有界效用函數的概念的是奧地利數學家K.門格爾。
7。將“風險”和“不確定性”進行區分,并認為“不確定性”是企業利潤的來源的是芝加哥學派創始人弗蘭克·奈特。
8.提出“正常的反向市場”的是英國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
9.被稱為“價值投資之父”的是格雷厄姆。
10.提出股利貼現模型(DDM)的是威廉姆斯。
三、經典投資理論
1.現代資產組合理論
(1)資產組合選擇理論。
(2)分離定律。
(3)市場模型。
(4)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5)套利定價理論與多因素模型。
2.證券市場的競爭性均衡理論。
3.資本結構理論。
4.隨機游走與有效市場理論
(1)奧斯本提出了隨機漫步理論。
(2)尤金·法瑪提出了有效市場假說。
法瑪根據市場對信息反應的強弱將有效市場分為三種,即弱式
有效市場、半強式有效市場和強式有效市場。
5.期權定價理論。
四、1980年以來的投資理論發展
1.市場微結構理論
邁德哈文將微結構理論的主要研究范圍概括為四個方面:
(1)價格形成與價格發現過程,主要涉及新信息出現后,證券價格變動的動態過程。
(2)市場結構與設計,主要涉及交易規則與價格形成之間的關系。
(3)市場透明度,主要研究市場信息及其對投資行為的影響。
(4)微結構理論的具體應用,例如交易成本、擇機成本、資產定價等。
2.行為金融理論。